知耻而后勇典故

“知耻而后勇”这一典故源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儒家将它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同阐述,强调知、仁、勇这“三达德”的内在联系。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意味着勇于面对错误并改正,把羞耻感视作一种积极的力量,鼓励人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积极进取,展现出真正的勇敢。春秋...
知耻而后勇典故
“知耻而后勇”这一典故源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儒家将它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同阐述,强调知、仁、勇这“三达德”的内在联系。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意味着勇于面对错误并改正,把羞耻感视作一种积极的力量,鼓励人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积极进取,展现出真正的勇敢。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经历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例证。在吴越交战中,勾践战败后甘受屈辱,被囚禁在吴宫。回国后,他卧薪尝胆,以苦为乐,访贫问苦,重用贤才,致力于国家的复兴。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勾践不仅使国家富强,军队强大,最终还消灭了吴国,成就了他的霸业。这正是“知耻而后勇”的典范,它体现了知耻与勇猛并行,坚韧与智慧并存的精神力量。

总的来说,“知耻而后勇”不仅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于改变的重要原则。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失败和羞耻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改正,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2024-06-1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3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知耻而后勇”这一典故源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儒家将它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同阐述,强调知、仁、勇这“三达德”的内在联系。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意味着勇于面对错误并改正,把羞耻感视作一种积极的力量,鼓励人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后,积极进取,展现出真正的勇敢。春秋...

  •  教育王哥NG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若不知耻必无耻意思

    知耻而后勇典故: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知耻有勇,获释回国后。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那种状况,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启示:在遭受磨难...

  •  可靠的蚕宝宝PGeCm 什么叫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勇”是勇于改过的意思,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

  • 这一典故源自《史记·高祖本纪》中的故事。刘邦在为了起义反抗秦朝时,曾在朝歌招募义军。当时,朝歌有一个豪杰叫周文,他虽然勇猛,但因为曾被秦朝俘虏耻辱,所以一直隐藏在家中。刘邦去找周文,亲自劝说他加入义军,但周文拒绝了。后来,刘邦于是自己去找战友韩信,希望他能够去说服周文。韩信拿着一柄剑...

  •  呆萌小怪兽17 知耻而后勇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清代学者蒲松龄所撰写的自勉联,其中运用的典故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