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在东汉末年,董卓判乱,挟持天子汉献帝。但董卓死后,曹操又故技重施。假借天子之名,发号施令。使各路诸侯不敢造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只是软禁汉献帝,不将其杀死,利用汉献帝的权利去削弱各路诸侯的是实力,最终完成的他的目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在东汉末年,董卓判乱,挟持天子汉献帝。但董卓死后,曹操又故技重施。假借天子之名,发号施令。使各路诸侯不敢造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只是软禁汉献帝,不将其杀死,利用汉献帝的权利去削弱各路诸侯的是实力,最终完成的他的目的。
拓展资料
挟天子以令诸侯:
【解释】: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出自】:《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2023-01-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21: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后来,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让其“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是曹操迎奉汉献帝到自己的地盘。详细解释如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战略手段,其典故与三国时期的曹操紧密相关。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时,汉献帝作为朝廷的象征,被各路诸侯争夺。曹操独具慧眼,认识到汉献帝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资源。于是,曹操...

  •  易书科技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是什么?

    1,提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们自然会想到曹操。自曹操迁汉献帝于许到他死去的20多年里,曹操一直奉行这条原则,但是最早提出这个主张的并不是他本人。2,兴平二年(195年),大臣董承等人拥汉献帝自长安前往残破不堪的洛阳,君臣一行如同丧家之犬,急于谋求安身之所。这时,谋士沮授向占据冀州的袁绍...

  •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在东汉末年,董卓判乱,挟持天子汉献帝。但董卓死后,曹操又故技重施。假借天子之名,发号施令。使各路诸侯不敢造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他只是软禁汉献帝,不将其杀死,利用汉献帝的权利去削弱各路诸侯的是实力,最终完成的他的目的。

  •  景凝夜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是什么?

    楚子(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不虞(料也)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召音邵,召公奭)命我先君大公(姜太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实征之,以夹(音挟)辅周室。赐我先君履(践履之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