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奸取巧的典故

1、《左传·僖公元年》中有一个典故,讲的是楚国贵族子思为了成为太子而偷奸取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楚国的太子楚僖公去世后。太子的儿子子思正好是外戚的亲戚,有一天,他听闻父亲将要为自己选定继承人,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合适的候选人。2、 于是,子思思考了一个计策。他将夜间前往太子的墓地,将墓...
偷奸取巧的典故
偷奸取巧的典故如下:
1、《左传·僖公元年》中有一个典故,讲的是楚国贵族子思为了成为太子而偷奸取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楚国的太子楚僖公去世后。太子的儿子子思正好是外戚的亲戚,有一天,他听闻父亲将要为自己选定继承人,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合适的候选人。
2、 于是,子思思考了一个计策。他将夜间前往太子的墓地,将墓前的儿童画像插入自己的象车,然后径直前往官方会议地点。当时,楚国习惯通过图像来选择继承人。

3、太子继承人将由一块被画有蓝色纹路的碑文(一种与前两位太子的壁画完全一样的画)插入其象车的主轴上表达。这种偷奸取巧的方法被子思用来欺骗大家,让自己成为太子。第二天,子思出现在会议地点时,他露出了被盗墓的假象车。
4、大家都被这一手伎俩所蒙蔽,以为子思的图像是从太子的墓中传达来的。于是,子思以某种方式在他的假文字中发现了蓝色纹路,并宣布自己是新的太子。
5、 这个典故揭示了偷奸取巧的行为,子思虽然通过这种诡计成为了太子,但他并没有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这个荣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权力或成功,最终会被揭穿并遭受惩罚。

楚国介绍
1、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 ,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金文中为嬭姓 )、熊氏(金文中为酓氏 )。周成王时期(一说即前1042年~1021年 ),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2、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 ,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 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 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
3、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4、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2023-09-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41: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偷奸取巧的典故如下:1、《左传·僖公元年》中有一个典故,讲的是楚国贵族子思为了成为太子而偷奸取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楚国的太子楚僖公去世后。太子的儿子子思正好是外戚的亲戚,有一天,他听闻父亲将要为自己选定继承人,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合适的候选人。2、 于是,子思思考了一个计策。他将夜间...

  •  大米爱猫咪 偷奸取巧意思

    偷奸取巧意思是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投机取巧介绍:投机取巧汉语成语,拼音是tóu jī qǔ qiǎo,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出自《工作着是美丽的》。成语典故:在《庄子·外篇·天地》《抱翁灌园》的故事中,孔子的弟子看见一个老头抱着瓮去汲水,弟子好...

  •  成大文化17 偷奸取巧成语解释

    【出处说明】:出自古代文学著作作品或源自相关历史典故,具体不详。 【对应近义词】:投机取巧 【偷奸取巧的造句示例】: 别只顾偷奸取巧,干点实事吧。

  •  大米爱猫咪 偷奸取巧是什么数字

    偷奸取巧是什么数字46。意思是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成语介绍: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孙权晚年之所以变得昏庸残暴,完全是喝酒喝傻了:他经常召集群臣做彻夜之饮,有人喝趴,孙权就用冷水将其泼醒,谁要偷奸取巧少喝一点,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有性命之危。受孙策重托的张昭张子布看孙权嗜酒如命,直接将其斥为商纣王:“你说你喝酒就是图个乐呵,当年商纣王设酒池肉林做长夜之饮,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