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亡羊补牢——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3、羽毛未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4、引锥剌股——读书欲睡,引锥...
关于《战国策》的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意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源于《战国策》的相关篇章,讲述鹬和蚌互相争斗,最终被渔翁捕获的故事。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
1、画蛇添足:在《战国策》中,有一个关于画蛇添足的故事。故事讲述比赛中,先画出蛇的人因为添加了脚,导致作品失去了原有的形态,成为了四不像。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2、南辕北辙:一则出自《战国策》的寓言,告诉我们行动之前必须明确目标与方向。如果方向错误...
一、出处 乘胜追击的典故出自《战国策·中山策》,原文为:“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意为魏军战败后,韩军也随之溃败,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逃敌,因此能够立下战功。二、典故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通过深谙兵法,指挥鲁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齐...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示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