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的历史典故是《孟子尽心上》,其相关知识如下:1、独善其身是一个成语,语出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上》,原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在得志显达之时,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2、这个典故讲孟子在年...
古时的贤人,无论是顺境施恩于民,还是逆境中修身立世,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独善其身’,同时,当他们境遇好转,他们会‘兼善天下’,惠及众人。”
独善其身成语典故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
独善其身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劝宋勾践到别国去游说仁学。宋勾践向孟子请教如何游说。孟子说:“尊崇儒道,乐于仁义。君子为人,穷困时不要失掉仁义,得志时不要失去理智,这样穷困时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得志时能兼顾天下的利益。”独善其身造句 1、面对威胁和挑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
“达则兼善天下”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以下是对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出处与原文:该典故出自《论语》,原文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含义解释:“达则兼善天下”指的是,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或成就时,他应该以善良的品德和行为去影响和造福天下,即积极承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