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跟晋文公有什么关系

重耳说: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如果与你的士兵在战场中交手的话,我会退90里的地盘。后来发生战争的时候,果然晋国和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国的军队就退了90里的地盘,晋文公的士兵不理解,就问晋文公说:为什么要退?晋文公就说:以前在楚国的时候约定过退90里地,怎么能够违背呢?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跟晋文公有什么关系
起初,晋文公重耳逃亡在外,国内当时一片大乱。
他在楚国的时候,楚成王以诸侯的礼节来对待他,重耳赶紧辞谢,不敢当这种大礼,他的臣子赵衰就劝他说:你逃亡在外十多年,小的国家轻视你,何况大的国家呢,现在楚国是大的国家,现在对你以礼待之,你不要谦让,这是上天的恩赐。
于是他接受了楚王的礼节,楚成王给重耳非常优厚的待遇,重耳也表现得比较谦虚,楚成王就说:你就要返回自己的国家了,不过回去以后拿什么回报我呢?重耳说:你这里金银玉帛都不缺少,你还有多余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报答你。楚成王说:即使这样,你怎么样报答呢?重耳说: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如果与你的士兵在战场中交手的话,我会退90里的地盘。
后来发生战争的时候,果然晋国和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国的军队就退了90里的地盘,晋文公的士兵不理解,就问晋文公说:为什么要退?晋文公就说:以前在楚国的时候约定过退90里地,怎么能够违背呢?
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晋国胜,楚国败。2023-11-15
球球词典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8:34: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誉祥祥知识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跟晋文公有什么关系

    退避三舍的典故来源于晋文公重耳与楚成王之间的一段历史往事。具体来说:背景: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期间曾受到楚成王的热情款待,并以诸侯之礼相待。约定:楚成王询问重耳日后如何报答,重耳表示若两国交战,晋将退避三舍以作为回报。实践:后来晋楚两国交战,晋文公遵守当年的约定,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

  • “退避三舍”的典故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和《僖公二十八年》中记载的晋文公与楚成王之间的故事。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解释: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遇。楚成王询问重耳,如果将来重耳返回晋国并当上国君,将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的承诺:重耳回答,如果将来晋楚两...

  •  文暄生活科普 退避三舍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公子若反晋国

    一、历史背景 退避三舍这一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楚国,并受到楚成王的礼遇的故事。二、典故内容 在流亡期间,楚成王询问重耳,如果将来他返回晋国并执政,将如何报答楚国的恩情。重耳回答说,如果将来晋楚两国交战,他会命令晋军主动退让九十里(即三舍,一...

  •  谷艾文艺苑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跟晋文公有什么关系

    退避三舍的典故来源于晋文公重耳与楚成王之间的一段历史交往,与晋文公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关于退避三舍典故的详细解释:一、典故来源 历史背景: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期间,曾受到楚成王的礼遇。楚成王以诸侯的礼节对待重耳,重耳在臣子赵衰的劝说下接受了这一礼节,并受到了楚成王的优厚待遇。约定退...

  •  翡希信息咨询 “退避三舍”由什么典故而来?

    “退避三舍”的典故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和《僖公二十八年》中记载的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遇。楚成王询问重耳,如果将来重耳返回晋国并成为国君,将如何报答自己。重耳的承诺:重耳回答,如果将来晋楚两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