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卧雪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袁安传》。译文如下:袁安,东汉汝阳(河南商水)人,为人持重谨严,汉明帝时,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等职,是东汉名臣。袁安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寒。一年冬天,汝阳连下三天大雪,地面积雪丈余。一位朝廷派来的洛阳令骑马到街头视察灾情,见家中断粮的穷人...
在古代历史文献《后汉书·袁安传》中,有一个被广为流传的典故,即“袁安卧雪”。据晋周斐的《汝南先贤传》记载,当时正值一场罕见的大雪,积雪深达一丈多,连洛阳令也亲自出门巡视。他发现家家户户都在清理积雪,准备出门活动,唯独袁安的家门口一片雪白,没有行走的痕迹。洛阳令猜测袁安可能已经冻...
袁安卧雪的典故讲述的是东汉名臣袁安在困境中坚守节操的故事。有一年冬天,洛阳下了场大雪,人们都忙着除雪外出乞食。然而,袁安却僵卧在家中,尽管他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却不愿打扰他人。当洛阳令巡视灾情,发现袁安家门前的积雪未除,进屋查看时,袁安已经奄奄一息。他向洛阳令解释说,大雪天人人皆...
后来,“袁安卧雪”这一典故用来形容读书人甘愿自己困守寒门,不乞求于人的气节和品质。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袁安的贤士,他没有做官,而是客居洛阳,以贤名著称。某年冬天,洛阳城雪深且大,将袁安困在了雪中,洛阳令冒雪前往拜访他。他家的院子被雪覆盖,洛阳令的随从扫出一条路才进到袁安的屋子。此时的袁安正蜷缩在床上,被寒冷冻得发抖。洛阳令问袁安为何不寻求亲戚的帮助,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