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文献《后汉书·袁安传》中,有一个被广为流传的典故,即“袁安卧雪”。据晋周斐的《汝南先贤传》记载,当时正值一场罕见的大雪,积雪深达一丈多,连洛阳令也亲自出门巡视。他发现家家户户都在清理积雪,准备出门活动,唯独袁安的家门口一片雪白,没有行走的痕迹。洛阳令猜测袁安可能已经冻...
袁安卧雪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袁安传》。译文如下:袁安,东汉汝阳(河南商水)人,为人持重谨严,汉明帝时,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太仆、司空、司徒等职,是东汉名臣。袁安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寒。一年冬天,汝阳连下三天大雪,地面积雪丈余。一位朝廷派来的洛阳令骑马到街头视察灾情,见家中断粮的穷人...
这个典故出自于《后汉书》里的《袁安传》大概故事如下:袁安是东汉时的著名大臣。汉明帝时,他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后又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以严明正直著称。但他年轻时家境贫寒,生活十分清苦。一年隆冬季节,地上积雪很厚,洛阳县令亲自在城中察看,见各家各户都出来清除积雪,路上还有许多...
“袁安卧雪”的出处是宋代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这首诗中,“袁安卧雪”与“许由弃飘”对仗工整,用以形容人物的高洁与超脱世俗的品性。其中,“袁安卧雪”具体描绘了袁安在寒冷中卧于雪地的场景,象征着他在艰难困苦中仍能保持清白和尊严。
【袁安困雪】《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后汉书·袁安传》李贤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