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典故

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笔者将常见的典故今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
医学的典故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医学历史也是源远流长,自然有很多独特的典故,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医学的典故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关于医学的典故
  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笔者将常见的典故今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橘井: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术、仁寿:喻指医术。《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上池、窥垣:喻指医术高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和缓:喻指良医。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瀹: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瀹也,瀹者养也。’”以此命名者有,吴师机改《外治医说》为《理瀹骈文》,其自跋云:“《外治医说》刊既成,时贤皆云不甚解。其欲得吾之说者,则取其方而已。予知说之不行也,而要围垦遂弃。爰改名骈方,借《子华子》‘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句,摘理瀹二字以题其篇。”
  悬壶:喻指行医。《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后随翁去,学仙未竟,“遂能医疗众病,鞭挞百鬼。”唐代陈子昂《感遇》诗:“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后世称行医为“悬壶”。“玉壶”、“一壶”、“壶中”者,皆本义于此。以此命名者有韦宙《玉壶备急方》,清代杨风庭的《一壶天》、清代李晴川的《痘疹壶中天》。
  春脚:喻指医者。五代王仁《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云:“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此以医者喻以有脚之春,可予病者以春阳也。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孟文瑞《春脚集》。
  珠尘:为传说中的仙药。晋·王嘉《拾遗记·虞舜》云:“(凭霄雀)常游丹海之际,时来苍梧之野,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其珠轻细,风吹如尘起,名曰珠尘……仙人方回《游南岳七言赞》曰:珠尘圆洁轻且明,有道服者得长生。”此言“珠尘”为轻细如尘的青砂珠,为传说中的仙药,服之可以长生。以此为书名者为清代吴省三的《艺海珠尘》。
2022-08-14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8:28: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中医历史典故

    扁鹊和卢医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医。《史记·扁鹊仑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的事迹,他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人,以其精湛的医术治愈了许多人的疾病。而《列子·力命篇》中则称卢氏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这一典故代表了古代医学界中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卓越贡献。悬壶 “悬壶”是行医的...

  •  文暄生活科普 有关于医术的由来都有什么?

    传说中,河南汝南的费长房遇见一位买药老者,老者能进入葫芦中的神奇天地,费长房拜其为师学医,几年后成为高手。为纪念老者,行医时腰间挂葫芦,于是“悬壶”便成了行医的标记,象征着医者需有真本事,虚心恭敬地向老一辈医家学艺。杏林春暖的典故:东汉末年,名医董俸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他要求医好的...

  •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神医,他学习和从医时代是最早的,他主张信医,反对巫术,发明了望、闻、问、切诊疗方法,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后世人称为“医祖”。扁鹊三兄弟治病典故根据典记,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

  •  腾云新分享 坐堂行医的典故

    坐堂行医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医学家扁鹊。以下是关于坐堂行医典故的详细解释:一、典故背景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他游历各地行医,以其高超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病人。二、典故经过 扁鹊来到蔡国时,蔡国的国君生病了,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国君于是下令悬赏,谁能治好他的病就赏赐...

  •  文暄生活科普 杏林春暖的典故体现了哪些医学道德魅力

    杏林春暖的典故体现了以下医学道德魅力:医术高超:董奉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病患,使得“杏林春暖”成为了医术高超的代名词。这体现了医者对于医学知识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以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无私奉献:董奉治病从不收取任何报酬,而是要求患者栽种杏树作为回报。这种无私奉献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