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中的四个典故是:1、朱弦已为佳人绝:典故源自伯牙绝弦的故事,比喻难以找到知音和志同道合的人。2、青眼聊因美酒横:典故源自阮籍青眼的故事,比喻遇到知己和志同道合的人。3、万里归船弄长笛:典故源自弄玉吹箫的故事,比喻知音相聚和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4、此心吾与白鸥盟:典故源自...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注释[1] 快阁: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泰和令时.[2]痴儿了却公家事:意思是说,自己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痴儿,作者自指.《晋书·傅咸传》载杨济与傅咸书云:“天下大器,非可稍了,...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这两句诗人巧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暗示自己因知音不在而断弦不弹;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表明自己只愿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还体现了诗人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同时,“聊因美酒横...
诗中的“痴儿了却公家事”表达了作者自嘲的态度,他以“痴儿”自称,暗讽自己并非雄心勃勃之人,只是应付公事罢了。这句引用了杨济与傅咸的典故,当时的文人崇尚清谈,黄庭坚却反其道而行,以这种看似“痴”的态度,透露出他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阁中的诗人倚靠栏杆,目光流转于阁内外,"东西"一词描...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