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黄庭坚中的2个典故和作用

译文: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意思是说自己现在身处官场,没有知音,自己对古琴也没有了兴趣。2、青眼聊因美酒横: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晋书·阮籍传》:阮籍又...
登快阁黄庭坚中的2个典故和作用
1、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碎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意思是说自己现在身处官场,没有知音,自己对古琴也没有了兴趣。
2、青眼聊因美酒横: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
《晋书·阮籍传》: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译文: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等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
意思是说只有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才能让自己眼前一亮,酒是麻醉之物,却让作者感到快慰,这其实借酒浇愁的意思。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这二句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扩展资料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登快阁》
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百姓的困苦,官吏的素餐,使作者有志难展,于是产生孤独寂寞之感。因此诗写在开朗空阔的背景下的忘怀得失的“快”意,终因知音难觅而产生归欤之思。
诗词赏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意思是终于解脱了“案牍之劳形”,快到外面快阁上轻松一下吧!诗人开门见山就流露了此时已厌倦了为官之事。“了却”,足见期如释重负之心,终于从案牍中得以短暂的休憩,有机会,有闲暇登上快阁“倚晚晴”,心情是多么的愉悦。
至此,“痴儿”似是对自己以往的漫漫人生痴心不改有所感悟,觉得为官太累了,应该放松一下沉重孤寂的心情。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渲染、铺垫和引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的是诗人“倚晚晴”所见。
远望起伏连绵的秋山,树叶已落尽了,浩瀚的天空此时也显得更加空旷辽远,澄净如玉的江水在快阁亭下淙淙流向远方,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宽广、清澈胸怀的真实写照。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之故事书己之情。这是写诗人“倚晚晴”所感,感身边无朋友,无知己;感自己有志向,有抱负不能得以实现。
结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以白鸥盟”写的是诗人的联想与想象,也是诗人想要的归宿,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一联既照映了开头,也是登阁“倚晚晴”所见所感的顺理成章的结果。
诗作从首联“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就流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在颔联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千山落木,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同“公家事”之“了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颈联处诗人以巧妙地使用典故预示自己在良辰美景中,内心的孤独、寂寞与忧烦,然而,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自然引出结句的联想和想象:只有乘上归舟,吹着“长笛”,回到遥远的故乡,过上白鸥一样逍遥自得的生活。
2022-12-0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7:01: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huohuo699 登快阁 黄庭坚 中的2个典故和作用

    1、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碎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

  •  谷艾文艺苑 《登快阁》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绘了诗人初登快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落木千山,天空辽远阔大;澄江如练,月光映照下更显空明澄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典故运用:诗中五、六句“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巧妙运用了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表达...

  •  誉祥祥知识 登快阁 黄庭坚 赏析

    两首诗都突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黄庭坚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综上所述,《登快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宣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翡希信息咨询 黄庭坚《登快阁》译文及赏析

    巧用典故:颈联“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诗人巧用伯牙捧琴谢知音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表达了因知音不在而心生忧烦的情感,只好借美酒聊以解忧。 收束有力: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人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长笛回到遥远的故乡,与白鸥订好盟约,这一结尾呼应起首...

  •  武汉誉祥科技 黄庭坚的《登快阁》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典故的运用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作者已经厌恶了官场上的权术,同时也能感觉到作者那“无人堪与我为友”的高傲,因此清朝吴汝纶说它“意态兀傲”是不无道理的。黄庭坚的许多东西,往往就是刻意地求奇出新,“语不惊人誓不休”,上翻僻典,下探俚俗,不过是想说今人未说之事,发前人未发之语,...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