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子规夜半犹啼血&39;借用了什么典故?

“子规夜半犹啼血”的典故源自《史书.蜀王本纪》。传说中,望帝在春秋时代的蜀地称王,名为杜宇,他与一位大臣鳖灵的妻子相爱。尽管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但他的心依旧留在了那位佳人的身上。为了表达对她的思念,望帝最终在西山隐居,最终化身为杜鹃鸟。每当春天到来,杜鹃鸟便会发出哀婉的啼叫声,...
&39;子规夜半犹啼血&39;借用了什么典故?
“子规夜半犹啼血”的典故源自《史书.蜀王本纪》。传说中,望帝在春秋时代的蜀地称王,名为杜宇,他与一位大臣鳖灵的妻子相爱。尽管望帝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但他的心依旧留在了那位佳人的身上。为了表达对她的思念,望帝最终在西山隐居,最终化身为杜鹃鸟。

每当春天到来,杜鹃鸟便会发出哀婉的啼叫声,如同在呼唤着逝去的爱情。这种啼叫的声音凄凉而动人,仿佛是在诉说一个古老而悲壮的故事。而杜鹃花则是在杜鹃鸟啼血的地方生长,它的颜色鲜红,像是滴落的血迹。

这种美丽的传说,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让人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沉。杜鹃鸟的啼血与杜鹃花的绽放,成为了哀怨与美丽并存的象征,让后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文学创作中,“子规夜半犹啼血”这一典故被广泛运用,用来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或是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亦或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哀婉动人,又充满了诗意。2024-12-1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5:0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