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依然被传颂。明代的一位名医郭东模仿董奉,在山下种下了上千株杏树。苏州的郑钦谕也在他的庭院里设立了杏圃,病人送来的礼物常常被他用来接济贫民。当明代的书画家赵孟(兆页)病重时,名医严子成治愈了他的疾病。赵孟(兆页)为了感谢严子成,特地画了一幅《杏林图》赠予他。...
除了中医界的“杏林”,还有与“杏”相关的“杏坛”,它指代的是教师。杏坛与杏林虽有关联,但意义不同。在古代,教师多称为“师傅”“夫子”“教书先生”等。“杏坛”之典故最早出自《庄子·渔父篇》,孔子在杏林中与弟子讲学,后人便以“杏坛”称颂教师。如今,“坚守杏坛”成为教师的美称。此外,“...
、 闻名于杏林 赞扬医生的高尚品质和高超医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个典故 橘井泉香 也和道医有关。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湖南一个叫苏旦的道士,有一技之长,对母亲极其孝顺,后来成仙。成仙前告诉我妈,明年会有疫情,然后井里的泉水可以用来泡橘子叶治病。第二年,不出所料,大规模疫情爆发,他的...
杏林成为了医生的代名词,象征着医术的高超和医德的高尚。人们通过这些故事和成语,表达了对医生的尊敬和赞美。杏林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医者仁心,以及为人民健康默默奉献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杏林的传说逐渐流传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医生。人们不仅赞扬医生的医术,更重...
杏林典故 相传 三国 吴 董奉 隐居 庐山 ,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 宋 秦观 《念奴娇》词:“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明 杨珽 《龙膏记·闺病》:“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