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指中医。这个典故出自晋人葛洪的《神仙传·董奉》。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要求病人在病愈后种杏树,后来这些杏树结果,董奉又用杏子换谷子接济穷人。因此,“杏林”就被用来形容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杏坛:指教育界。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时...
、 闻名于杏林 赞扬医生的高尚品质和高超医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个典故 橘井泉香 也和道医有关。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湖南一个叫苏旦的道士,有一技之长,对母亲极其孝顺,后来成仙。成仙前告诉我妈,明年会有疫情,然后井里的泉水可以用来泡橘子叶治病。第二年,不出所料,大规模疫情爆发,他的...
中医界有杏林之称的原因: 历史典故:“杏林”一词源于三国时代的名医董奉。董奉医术精湛,隐居庐山为百姓治病,且不收取费用,只要求治愈的患者在其居所附近栽种杏树。久而久之,杏树成林,董奉还用杏子换来的粮食救济贫苦大众。这一事迹广为流传,后世便以“杏林”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者。 医德...
杏林: 起源: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典故。 典故:董奉常年为人治病不要钱,只要求治好病后让病人植杏树。十几年后,杏树成林,董奉又让人以米换杏,得到的米再救济贫苦农民。 意义: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表达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的赞美。槐市: 起源:汉武帝设立太学后,学生规模扩大形成的集...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依然被传颂。明代的一位名医郭东模仿董奉,在山下种下了上千株杏树。苏州的郑钦谕也在他的庭院里设立了杏圃,病人送来的礼物常常被他用来接济贫民。当明代的书画家赵孟(兆页)病重时,名医严子成治愈了他的疾病。赵孟(兆页)为了感谢严子成,特地画了一幅《杏林图》赠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