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做系猴子的木桩的人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寻求建屋的大梁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寻找整幅的棺木又把树木砍去。所以它们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半道上被刀斧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因此古人祈祷...
庄子在《人间世》中又记载了一棵巨大的栎树,其树荫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然而,木匠却认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因为其木质不适合做船、棺材、器皿或柱梁。但正是这棵树的“百无一用”,让它免遭砍伐之祸,得以保全自身,并终成大用,被世人视作神树供养瞻拜。左宗棠的人生便是“无用之用,可成...
不材之木的描述:故事中的大树因其弯曲的细枝不适合做栋梁;木质旋散,不适合作棺椁;叶子有毒,尝之致唇舌溃烂;气息醉人,使人三天不醒。不材之木的价值:因其无用,大树得以长成壮观的规模;体现了“无用之用,乃大用之所在”的哲理。有用之材的悲哀:在宋国荆氏之地,粗细适中的树木被砍作系...
庄子的智慧寓言:无用之材的不朽之道 在庄子的寓言世界里,南伯子綦的一次游历揭示了生命中一个深刻的哲理。他来到商丘,眼前一棵大树引人注目,其荫蔽足以容纳千乘之马,却不落于寻常之用。子綦惊叹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啊!它显然隐藏着独特的价值。"他抬头审视,那弯曲的细枝非栋梁之材;低头凝...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译文: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