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贤妒能的典故

隋炀帝嫉贤妒能: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
嫉贤妒能的典故
嫉贤妒能是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妒忌。嫉贤妒能相关典故内容,一起来看看!
隋炀帝嫉贤妒能: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
杨素去世以后,葬礼隆重,如此而已。高级官员薛道衡以文学出名,却因为写了怀念隋文帝杨坚的文章,发表了怀念名臣高颎的`言论,治罪赐死。隋炀帝曾对虞世南讲过:“我最讨厌别人谏诤了,尤其是地位已经很高却还想通过进谏博取名声的人。就算地位卑下的人,我多少会容忍一点,但也决不会因为进谏就给他好的前程。”
大业十二年(616),形势已经大乱,隋炀帝仍然极端厌恶讲真话的人,根本不愿意听取真实情况的报告。反对他此时巡幸江都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赵才被押,任宗被杀。以盗贼充斥进谏的崔民象,甚至被残忍地剔掉下巴然后处斩。
此后,敢于进谏的人当然越来越少。所以,隋炀帝时期会发生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的重大事件,参与者很多都是隋朝的子弟,这足以说明隋炀帝在政策上、政治上出了大问题,造成了统治集团上层的严重分裂。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都对当今皇上深怀不满充满怨恨,全国形势即将彻底崩溃,第一责任人自然只能是隋炀帝杨广。
2022-06-1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33: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隋炀帝嫉贤妒能:剔人下巴然后处斩 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

  •  无悠逸sA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嫉贤妒能的人?

    其他的说法:庞涓,战国时魏国大将,与孙膑同师鬼谷学兵法。此人嫉贤妒能,编造罪状对孙膑施以膑刑。公元前344年齐以膑为军师,攻魏求韩,庞回师迎战,在马陵道中孙膑计,全军被歼,庞涓自杀。孙膑:学问比庞涓强(可以说是头脑比较好,或是他的老师密传给他的)。他的典故中,帮田忌赛马就可以看出...

  • 项羽对此气愤不已,于是名义上仍尊奉楚怀王为义帝,让他仍旧居住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掌管梁、楚地方9郡,设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并分封了18个诸侯王。 项羽本来不想让刘邦为关中王,又担心违反背约之名,于是与范增策划说:“巴、蜀地方道路险峻,秦朝被流放的人都...

  • 霍真普洛兹老哥 妒贤嫉能 成语故

    成语典故 出处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 妒贤嫉能的故事最有名的应该是李斯毒杀韩非了吧。李斯钦佩韩非子的才学,把他的书《孤愤》和《五蠹》介绍给嬴政看,嬴政看了也很欣赏韩非,就想办法把韩非弄到了咸阳。还没来得及重用呢,李斯就在嬴政旁边煽风点火,最后治罪于韩非,李斯趁机就送了毒药给韩非,让韩非自杀了。再有就是兵法大家孙膑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