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夫子庙秦淮河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聚居的地方,也是秦淮八艳的发源地。秦淮八艳是指明末清初八位著名的歌妓,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
始建时间与背景: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其建筑实体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初建目的与形态:根据王导“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的提议,在秦淮河南岸设立了太学。但此时仅有学宫,并未建成夫子庙。扩建与命名:宋仁宗景佑元年,东晋学宫被扩建,并因祭奉孔子而被称为夫子庙。曲阜夫子庙的历史渊源:起...
关于夫子庙的故事——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
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其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根据王导的提议,当时决定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于是在秦淮河南岸建立了学宫。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仅有学宫,尚未建成夫子庙。宋代的扩建与命名:夫子庙是在宋仁宗景佑元年对东晋时期的学宫进行扩建而成的。由于扩建后的庙宇主要用于祭奉孔...
历史沿革:夫子庙始建于宋代,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历经沧桑,夫子庙曾四毁五建,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军侵略的炮火。自1984年复建以来,夫子庙已成为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和旅游胜地。建筑特色:夫子庙建筑群包括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有全国照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