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教家风的典故:孟母三迁、曾国藩家训等。1、孟母三迁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著名的人物,在完善儒家的学说方面,孟子贡献非常的大,但是孟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的热爱学习,这都归功于他的母亲逐步教化的结果。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家教家风的典故如下:1、拾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孝顺母亲。每日出去采摘桑葚时都把桑葚分开装。赤眉军(绿林赤眉起义)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黑色的味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味酸自己吃。”赤眉军为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2、岳母刺字 1126年金...
关于家教家风的典故如下:一、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
2、上进 梁启超在《三十自述》中曾写到父亲对他的教育,在梁启超的眼里,父亲是慈祥的,也是严厉的。他对梁启超寄予厚望,激励儿子奋发向上,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作为父亲,除了督促儿子读书以外,还要求他参加一些田间劳动,言语举动也要遵守礼仪。如果违反了家风、礼节,他决不姑息,一定严厉训诫。所谓爱...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一生廉洁,家风鼎盛。有一天,戚继光跟随母亲回娘家,姥姥送了一双绣得十分华丽的鞋子给戚继光,戚继光穿着回家被父亲戚景通看到,戚景通看到就问:“这鞋子哪儿来的?”戚继光答:“姥姥送的。”戚景通说:“你还是一个孩子怎么能够穿这么华丽的鞋子呢?”戚继光乖乖的将鞋子脱下了,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