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什么典故

“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西汉时期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人物背景: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然而,由于朝中公卿王侯的嫉妒和毁谤,他最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典故内容:“屈贾谊于长沙”这句话直...
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什么典故
“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西汉时期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
人物背景: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然而,由于朝中公卿王侯的嫉妒和毁谤,他最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典故内容:“屈贾谊于长沙”这句话直接描述了贾谊被贬谪到长沙的遭遇。这里的“屈”字表达了贾谊的才华被埋没、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愤之情。历史影响:贾谊的遭遇在古代常被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抱负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令人惋惜。同时,这一典故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出处:这一典故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在文中借此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2025-03-1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21: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西汉时期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人物背景:贾谊是西汉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然而,由于朝中公卿王侯的嫉妒和毁谤,他最终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典故内容:“屈贾谊于长沙”这句话直...

  •  曾慕云 《滕王阁序》中“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出于哪两个典故?

    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的典故出自以下故事:汉朝时期有个才子贾谊,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一年之内超迁为太中大夫,汉文帝对贾谊的才能颇为赏识,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

  •  逐晏99 “屈贾谊于长沙”讲的是什么典故

    正是长沙靖王吴著(吴芮的后代)在位。贾谊当长沙王太傅,事情不多,就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学问。长沙虽远离长安,但贾谊以天下事为己任,对朝廷的政治和经济大事,给了极大的关注,遇有机会,就上疏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结晶科技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这就是“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典故的来历。今用来形容夫妻两人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常与“相敬如宾”(也是一个成语典故)一词连用。

  •  成大文化17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盛主 出自那篇文章

    ’”(《史记·屈原贾谊列传》)。文帝出于对贾生的爱护,又因他的思想太激进,不可能大用,只得把他贬往长沙了。故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确实,不能因对贾谊之贬,就否定文帝之“圣”。还有,贾谊多次向文帝提到削藩的问题,但文帝都没有听从,原因是文帝对此事早...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