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简介它的出自于哪个典故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出自于“孙膑救赵”的故事,具体典故为战国时代的桂陵之战。故事背景:战国时代,周显王十五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求救。策略制定: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国以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必定空虚,因此提出引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的策略。实施过程:孙膑的...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简介它的出自于哪个典故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出自于“孙膑救赵”的故事,具体典故为战国时代的桂陵之战。
故事背景:战国时代,周显王十五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求救。策略制定: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国以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必定空虚,因此提出引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的策略。实施过程:孙膑的策略成功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大梁应战。随后,孙膑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策略核心: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批亢捣虚”,即攻击敌人的要害和虚弱之处,以此迫使敌人分散兵力,从而解救被围攻的盟友。2025-03-07
球球词典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1:4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出自于“孙膑救赵”的故事,具体典故为战国时代的桂陵之战。故事背景:战国时代,周显王十五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赵国向齐国求救。策略制定: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国以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必定空虚,因此提出引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的策略。实施过程:孙膑的...

  •  璇玑023 围魏救赵是36计中的第几计?

    因此,“围魏救赵”可以被认为是“声东击西”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是36计中的第三十四计。围魏救赵是孙子兵法中的第二计

  •  兵法大师 孙膑在马陵之战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哪一记?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

  • anonymous 孙子围魏救赵的原文与翻译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战争案例围魏救赵——孔明一纸救江东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

  •  铁血知识局 围魏救赵的策略和战术

    战术特点逆向思维:不直接去解赵国之围,而是通过“围魏”来间接“救赵”,以空间换时间。心理战:利用敌方对后方安危的顾虑,操纵其决策,如庞涓因大梁危急而仓促回师。机动与伏击结合:通过快速行军掌握主动权,精准预判敌军动向并设伏,实现以少胜多。围魏救赵这一战术被列为《三十六计》第二计,其...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