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桃花记》典故。作用:①虚实结合,古今相融:以“桃花”之虚代“庆全庵”之实;②“暴秦”暗指“暴元”:对桃人而言,是为“避秦”,对作者说,实为“避元”;暗示自己厌恶憎恨元朝的感情。
诗中“寻得桃源好避秦”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将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象比作逃避暴政的世外桃源,以此表达对理想避世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里“秦”字暗指元朝,表达了诗人对元朝统治的反感,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桃红又是一年春”,在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
化用《桃花源记》这句诗出自宋代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园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化用《桃花源记》庆全庵桃花作者: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在常德府武陵县。传说晋有渔人王道真,沿溪捕鱼,见溪上有桃花逐水而来,因...
陶渊明《桃花源记》桃花源里的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首诗首句化用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点明诗人来到类似世外桃源的庆全庵桃花山;第二句点出诗人于桃花盛开之时来此;三、四两句,诗人担心桃花随溪水而去,会有打渔人沿着桃花找到这里,打破这里的宁静。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以江东宪生荐,为建康考官,因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