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想要引导他的儿子罗睺罗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出家。他如何巧妙地引导难陀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佛陀为了引导难陀出家,前往难陀居住的宫殿去托钵。难陀见到自己的哥哥佛陀亲自到来,非常高兴,将丰盛的供品放入钵中,准备递给佛陀。然而,佛陀却转身走向精舍,难陀无奈,只能捧...
难陀出家的佛典故事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想要引导他的儿子罗睺罗和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出家。他如何巧妙地引导难陀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佛陀为了引导难陀出家,前往难陀居住的宫殿去托钵。难陀见到自己的哥哥佛陀亲自到来,非常高兴,将丰盛的供品放入钵中,准备递给佛陀。然而,佛陀却转身走向精舍,难陀无奈,只能捧着钵紧跟在佛陀身后,一直走到精舍。那时,他的王妃孙陀利察觉到不妥,远远地大声呼喊难陀,希望他尽快返回。但难陀已经一去不回。
回到精舍后,佛陀立刻命令理发的居士为难陀剃发,难陀虽然不愿意,但在佛陀的坚定命令下,只能暂时接受。然而,他的心却依然留在王宫,时刻想念着他的爱妻孙陀利,对于修行并无真心,只是形式上随大众共修,心中只想着如何能偷偷返回皇宫。
难陀多次试图偷偷回家,却每次都在半途中遇到佛陀,被佛陀带回精舍。有一次,佛陀不在时,他又打算偷偷回宫,却看到对面有微弱的金光,出现一位安详稳重的出家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佛陀。
佛陀微笑着问难陀是否想念他的妻子,并询问他的妻子是否美丽。难陀连连点头,心中充满了对妻子的思念。佛陀随后带着难陀走到山中,看到一只瞎眼的老猕猴,故意问难陀他的妻子与这只老猕猴相比如何。难陀听后感到非常不舒服,觉得佛陀是在开玩笑,他的妻子是全国第一美女,其他女人都无法与她相比,何况是这只瞎眼的老猕猴。
就在这时,佛陀运用神通将难陀带到忉利天宫。那里到处是宫殿楼阁和美丽的花园,天子和天女们环绕在一起,奢华美好,远胜过人间。难陀注意到有一群天女守着一个宫殿,而宫殿中并无主人。他询问一位天女,得知这是因为佛陀的弟弟难陀出家,福报深厚,命终后会升天,成为这里的主人,她们是他的侍者。
听到这些,难陀非常兴奋,心中的烦恼顿时消散,只想赶快升天享受天福。一段时间后,佛陀再次探视难陀,带他去看地狱。难陀看到地狱中的惨状,心中恐惧。他注意到有一锅沸汤,锅中无人。狱卒告诉他,这是为佛陀的弟弟难陀准备的,当他天福享尽时,就会堕入锅中受苦。难陀听后,冷汗直流,急忙请求佛陀带他回到人间。
回到精舍后,难陀意识到六道轮回的苦楚,尤其是地狱的痛苦。他明白天福也是有限的,享尽后就要受苦。因此,难陀的心念完全改变,开始真心精进修行,不再是为了升天,而是为了脱离地狱、六道轮回。不久之后,他终于证得了罗汉果位。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想尽办法带领他的儿子出家,也引导他的弟弟出家。释迦族中,除了佛陀本人,共有七位王子出家。佛陀都如此,何况我们?在这个世间,为股票烦恼的人很多,追求好职位的也不一定能成功,人世间的确是求不得苦。夫妻关系能否和谐?家庭能否和睦?
我们应当鼓励亲人多念佛、常念佛,如果有机会出家,就一起进入佛门,过佛门的生活。首先,我们要自己出家,为佛门做出贡献。一旦出家,周围的人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向他们讲授佛理,赠送佛书,他们也更容易接受。所以,一人出家,无论是家人、亲人还是朋友,我们都可以引导他们,正所谓“一人有福,牵带全屋”。
我是在二十八岁时出家的。在出家前,我曾考虑过建立一个佛化家庭,但转念一想,我有这样的福报吗?能找到一位也学佛的太太,儿女也学佛,孙子也学佛?是否有这个福报呢?仔细思考后,我觉得没有。如果他们不学佛,我就会感到苦恼。
我又想到,创业都需要专心致志,修行更是如此。学佛是为了了脱生死,与其在家,不如出家。于是,我选择了出家。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