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古时吴地制造的一种钩形刀。杜甫诗中“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描绘了一位少年手持吴钩的豪迈形象。如今,它却闲置一旁,成为赏玩之物,未得施展于战场。这不仅表现出作者虽怀沙场立功之志,却难觅用武之地的苦闷。拍栏干的动作,源自刘孟节与世龃龉,常倚栏静立,感慨万千,甚至以手拍栏...
“鲈鱼堪脍”三句,引用了西晋张翰的典故,张翰在洛阳做官,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辞官归乡。后来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求田问舍”三句,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东汉末年,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看不起他,说许汜只求买地买房子,而他却胸怀大志。刘备也说过类似的话...
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使用“栏杆拍遍”这一典故,借以表达自己满腔热血却无处施展,心中积压着难以言说的愤懑。这种情感通过拍打栏杆的动作,被诗人细腻地刻画出来,将他内心的急切与非愤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辛弃疾以刘孟节的典故为引,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在《水龙...
在引用的典故中,首先提到了张翰归隐的故事,他在《世说新语》中被记载,由于思乡之情,张翰决定归隐。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却用“休说鲈鱼堪,尽西风、季鹰归未”表达了对张翰的选择的反思,似乎是在说,即使有归隐的念头,但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和束缚,是否真的能够如张翰一般潇洒离去呢?这种反思...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运用的典故包括:战国廉颇、郁孤台以及浮云的故事和传说。一、战国廉颇典故 词人在登临建康赏心亭时,提及了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这一典故源于廉颇的战功显赫,表达了词人对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这一典故,词人可能也寄寓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