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9、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10、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成语 1、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2、击楫中流:比喻立志奋发图强。3、蹈...
出自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典故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形容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文章、或信件的用词造句极为精确,一分一毫也不能增减或改变。
3、一饭千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5、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6、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指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7、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8、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指文人从军。
9、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10、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成语
1、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击楫中流: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3、蹈厉之志: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4、发奋为雄:比喻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5、发愤图强:比喻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6、废寝忘食: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形容十分专心努力。
成语的用法
1、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他喜笑颜开地跑进屋子里”(用作谓语),“这个小孩天赋很高,智力超群”(用作定语),“她拼尽全力,奋笔疾书”(用作状语),“他十分疲惫,力倦神疲”(用作补语)。
2、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等,如“这件事情真是叫人喜出望外啊!”(表达情感),“这件事情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才能解决”(说明事理),“这个人很勤奋,每天工作勤勤恳恳”(描述事物)。

3、成语有时也可以用于幽默、讽刺、夸张等特殊语境,如“他天天迟到,真是老油条啊!”(用于幽默),“这个人的行为太不合规矩了,简直是目无王法!”(用于讽刺),“这个房子太大了,简直像故宫一样!”(用于夸张)。
4、有些成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典故,如“登峰造极”源于古时皇帝祭祀天地时攀登泰山的行为,比喻成就达到最高点;又如“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如果不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和含义,就很容易用错。
总之,成语是一种浓缩了文化传统、历史故事、民间风俗等丰富内容的语言形式,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知识背景来灵活运用。
2023-10-19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2 14:43: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鹬蚌相争:这个成语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它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2.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 3、破釜沉舟。[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额,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

  •  好想你ne 100个典故成语及意思出处

    1、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3、一字之...

  •  翡希信息咨询 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含解释

    以下是十个含历史典故的成语及其解释:背水一战: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典故源自楚汉相争时期,韩信领兵攻赵,命令士兵背靠大河布阵,不留退路,以示决战之心,最终大获全胜。望梅止渴:意为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故出自三国时期,曹操行军途中士兵...

  •  生活晴方好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声名狼藉 释义: 声名:名誉。 狼藉:杂乱不堪。 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该成语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典故故事: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