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句话引用了桓温的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大司马桓温北伐时路过金城,看到自己早年种下的柳树已经长得十分粗壮,不禁感慨:“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攀枝执条,泫然流涕。辛弃疾在词中引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时光飞逝...
这句话的典故指的是《世说新语·言语》中的故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中,“树犹如此”指的是《世说新语·言语》中,名将桓温北征时,经过金城。见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得十分粗大,便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木都...
这句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文是桓温北征经过金城时,看到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形容树干粗大),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通过对比自然界的树木尚且无法抵抗时间的流逝和风雨的摧残,来表达自己如同风雨...
题主是否想询问“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典故出自哪里”?这句诗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意思是只遗憾时光流逝,国家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
辛弃疾借这个典故,抒发自己心里的忧惧: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年岁渐增,但国事飘摇,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在词坛上享有极高声誉,词现存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