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成语“草木皆兵”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战斗中,苻坚在八公山上望见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是晋兵,惊恐万分,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战斗前夕,苻坚对晋军的实力产生了误解。他观察到晋军的布防整齐...
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提及,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或许会遇到情感激荡的时刻,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逐渐学会收敛情感,变得缄默从容。这不仅是告别美好与脆弱的必经之路,也是成长为更加坚韧、强大的过程。

成语“草木皆兵”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战斗中,苻坚在八公山上望见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是晋兵,惊恐万分,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

战斗前夕,苻坚对晋军的实力产生了误解。他观察到晋军的布防整齐、训练有素,并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然而,当他向北望八公山时,山上的草木随风摇曳,仿佛无数士兵在移动,使他误以为晋兵数量众多,顿时面如土色。这一错觉影响了他的决策,导致他后来中计,军队在撤退时自相践踏,最终大败。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不仅展示了东晋军队的英勇善战,也揭示了心理恐惧对战斗的影响。苻坚因“草木皆兵”的错觉而失去判断力,最终导致了前秦的失败。这个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判断力。2024-12-2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6:25: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出处:草木皆兵这一成语正式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 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来源于淝水之战,出处为《晋书·苻坚载记》。典故: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8万精兵迎战。在战争过程中,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当时天气阴沉,晋军阵容齐整,令苻坚暗暗称赞。随后,苻坚向北望去,看到八...

  •  宸辰游艺策划 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

  • 成语“草木皆兵”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战斗中,苻坚在八公山上望见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是晋兵,惊恐万分,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战斗前夕,苻坚对晋军的实力产生了误解。他观察到晋军的布防整齐...

  •  翡希信息咨询 草木皆兵成语典故

    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如下:出处:草木皆兵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背景:东晋时期,前秦欲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准备攻打晋国。晋国则派遣大将谢石、谢玄率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自信满满,轻视了晋军的实力。事件起因:首战失利后,前秦的先头部队被晋军击败,苻坚因此心慌意乱。他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