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成语“草木皆兵”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战斗中,苻坚在八公山上望见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是晋兵,惊恐万分,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战斗前夕,苻坚对晋军的实力产生了误解。他观察到晋军的布防整齐...
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提及,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或许会遇到情感激荡的时刻,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逐渐学会收敛情感,变得缄默从容。这不仅是告别美好与脆弱的必经之路,也是成长为更加坚韧、强大的过程。

成语“草木皆兵”源自《晋书·苻坚载记》。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以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战斗中,苻坚在八公山上望见山上的草木,误以为是晋兵,惊恐万分,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

战斗前夕,苻坚对晋军的实力产生了误解。他观察到晋军的布防整齐、训练有素,并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然而,当他向北望八公山时,山上的草木随风摇曳,仿佛无数士兵在移动,使他误以为晋兵数量众多,顿时面如土色。这一错觉影响了他的决策,导致他后来中计,军队在撤退时自相践踏,最终大败。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不仅展示了东晋军队的英勇善战,也揭示了心理恐惧对战斗的影响。苻坚因“草木皆兵”的错觉而失去判断力,最终导致了前秦的失败。这个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的判断力。2024-12-29
球球词典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8-22 20:52: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草木皆兵成语典故

    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如下:出处:草木皆兵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背景:东晋时期,前秦欲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准备攻打晋国。晋国则派遣大将谢石、谢玄率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自信满满,轻视了晋军的实力。事件起因:首战失利后,前秦的先头部队被晋军击败,苻坚因此心慌意乱。他与弟...

  •  阿暄生活 草木皆兵和历史上哪个人物有关 草木皆兵出自哪个典故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草木皆兵”常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的样子。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讨伐晋国,结果东晋军队大败前秦军队,秦军最后昼夜溃退,草木皆兵。草木皆兵的典故 东晋时期,秦宣昭帝苻坚带兵攻打晋国,晋国派出大将谢石、谢玄...

  •  星恩文化 草木皆兵的典故及其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

  •  宸辰游艺策划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说的是哪一场战役,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古代哪一场战役

    虽然“草木皆兵”的典故有时也会被联想到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但实际上它直接出自淝水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对决,为后来的北方统一奠定了基础,而“草木皆兵”的典故与官渡之战并无直接关联。综上所述,“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一典故源自东晋时代的淝水之战,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的...

  • “草木皆兵”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它源自《晋书·苻坚传》记载的淝水之战。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在极度惊慌的情况下,容易疑神疑鬼,将周围的自然环境都看作是敌人。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攻打晋国,而晋军只有八万精兵。苻坚非常傲慢,根本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然而,他的先头部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