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孙膑,草木皆兵是苻坚,运筹帷幄是张良。1、围魏救赵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草木皆兵说的是淝水之战时的前秦皇帝苻坚 破釜沉舟说的是巨鹿之战时的楚霸王项羽 退避三舍说的是城濮之战时的晋文公重耳
苻坚。“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原文如下: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译文:苻坚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
“草木皆兵”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它源自《晋书·苻坚传》记载的淝水之战。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在极度惊慌的情况下,容易疑神疑鬼,将周围的自然环境都看作是敌人。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领九十万大军攻打晋国,而晋军只有八万精兵。苻坚非常傲慢,根本没有把晋军放在眼里。然而,他的先头部队...
“草木皆兵”和历史上哪个人物有关?“草木皆兵”意思是说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人在十分惊慌的情况下,容易疑神疑鬼。该成语出自《晋书·苻坚传》记载的淝水之战。东晋时,前秦一直有吞并晋王朝的想法。当时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攻打晋国。晋国则派大将谢石、谢玄两人率领八万精兵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