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应该是在清朝之前出现的。到了民国之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才渐渐和赵括的典故联系在一起,用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总而言之,纸并不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战国时期的成语。看来,很多问题,还是得考证一番才行。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为“纸上谈兵”是东汉之后的古人根据战国时期的故事情节所缔造出来的一个成语。在纸张还未发明出来的战国时期,古人用来记载用的载体主要是竹简。不过由于竹简这种载体实在太过厚重,不便于携带,所以古人研究出了纸张这一种全新的书写材料。纸张这种新兴的材料其实早在西汉时期便已出现,只不过...
纸张很早就有,并不是东汉以后才有,东汉蔡伦只是让造纸的费用降低了,只可以说是改进了造纸术,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有纸张的概念了,那时的纸的意思是像纸的东西,作为纸张,有羊皮纸,绢纸,有龟片纸,木片纸,竹片纸,总之,纸张的使用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纸张断然认为从东汉蔡伦之后才有纸张。
这是由两个历史错误导致的,东汉出现的纸是经过改良的,东汉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可以记录文字用的载体。而且纸上谈兵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指赵括。成语“纸上谈兵”及其背后的典故意义深远。提起这个成语大家都会想到赵括,他是战国时期的人。可是在历史上,纸是在汉朝出现的,汉代与战国时期相差一两百年,是...
认可的说法是西汉时,就拥有纸的发生,乃至较早。但那时候并没纸的定义,那时候的纸也并非是如今实际意义里的纸。无论纸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但蔡伦改善了造纸术的发明以后,拥有纸也并没把赵括的小故事,归纳为”舍本逐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述了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