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典故有哪些?

2.沧海遗珠:狄仁杰早年曾被小吏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时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审问之时发现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称赞道:“孔子说:‘观过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后世遂用“沧海遗珠”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3.白云亲舍:狄仁杰在并州做官时,父母远在河阳(治今河南孟县)。他登...
狄仁杰的典故有哪些?
1.
无暇语俗吏:
狄仁杰小时候,家里曾有门人被害。县吏前来查问,众人都争相申辩,只有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不睬。他面对县吏的责问,回答道:“我正在与黄卷之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
2.
沧海遗珠:
狄仁杰早年曾被小吏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时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审问之时发现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才,称赞道:“孔子说:‘观过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
后世遂用“沧海遗珠”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3.
白云亲舍:
狄仁杰在并州做官时,父母远在河阳(治今河南孟县)。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见一片白云在飘飞,对左右的人说:“我的双亲就住在那片白云下面”。他伫立怅望良久,直到白云散去方才离开。后世遂用“白云亲舍”、“白云孤飞”等作为客居他乡,思念父母之辞。
4.
斗南一人:
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时,同僚郑崇质要到很远的地方公干,但是他的母亲年老多病。狄仁杰主动对郑崇质道:“你母亲病重,而你却要出远门,怎么能让亲人对远在万里之外的你担心呢?”他去见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出行。
蔺仁基非常感动,联想到自己与司马李孝廉之间的不和,深感惭愧,主动与李孝廉和解。他还经常对人称赞狄仁杰道:“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后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
5.
整肃纲纪:
高宗年间,左司郎中王本立倚恃皇帝宠信,骄横跋扈。狄仁杰弹劾王本立,请求将其交付法司审理。但唐高宗却下诏宽宥。
狄仁杰谏道:“国家虽然缺乏人才,但却不缺少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何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放逐到无人之地,作为以后的忠贞之臣的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后来,狄仁杰弹劾司农卿韦机,称其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室太过壮丽。唐高宗遂将韦机免职,自此朝廷风纪肃然。

扩展资料: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狄仁杰2023-02-03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1 23:50: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琴民022 关于狄仁杰的典故有哪些?

    关于狄仁杰的典故有哪些?狄仁杰的故事 无暇语俗吏 狄仁杰小时候,家里曾有门人被害。县吏前来查问,众人都争相申辩,只有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不睬。他面对县吏的责问,回答道:“我正在与黄卷之中的圣贤对话,哪有时间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沧海遗珠 狄仁杰早年曾被小吏诬告。工部尚书阎立本时任河...

  •  鞠沐辞0618 关于狄仁杰的故事20个字,急!!!!!!!!!!!

    1、内举不避亲 武则天曾命几位宰相各自举zhi荐一人为尚书郎,狄仁杰便推荐自己的儿子狄光嗣。狄光嗣因此被拜为地官员外郎,而且非常称职。武则天赞道:“您可以和内举不避亲的祁奚相比了。”2、外举不避仇 狄仁杰早年被贬官时,路经汴州患病,想留住半天治病,结果被开封县令霍献可勒令当日离境。狄仁杰贬谪...

  •  宜美生活妙招 娄公容狄典故来源

    娄公容狄的典故来源于《新唐书·娄师德传》。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内容:娄师德推荐狄仁杰:娄师德在担任要职时,发现了狄仁杰的才能,并极力向武则天推荐他,尽管狄仁杰对此毫不知情。狄仁杰的误解:狄仁杰误以为娄师德只是个普通的武将,并对他持有轻视态度,经常将他调往外地任职。武则天的洞察:武则天洞察到...

  •  君子素荣11724 狄仁杰的轶事典故

    石敬瑭:唐梁国公狄仁杰,禀五行正气,耸九谏直操,鼎祚危而复安,黔庶否而获泰。惠流河北,名振寰中,惟尔事君,无愧臣节,用光遗像,式示明恩。论道经邦,著周官之贵位;贞魂毅魄,焕魏土之灵祠,昭是宠嘉,永光缇素。 刘昫: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致庐陵复位,唐祚中兴...

  •  熙熙2283055aba 你知道哪些关于狄仁杰的轶事典故?

    越王之乱后,武则天为惩办乱党,科罪六七百家,籍没五千余口。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但狄仁杰以为讯断有误,哀求延缓行刑。他密奏武则天,以为一旦按此科罪,将连累甚广,况且这些人中有很多是自愿反叛,并不是本旨所为,能够赦宥武则天便下诏赦宥他们的极刑,改成发配丰州。犯人们路过宁州时,宁州...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