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

“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庄王下信群臣可以尽情畅饮。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
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
“绝缨”这个典故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息了叛乱,非常高兴,班师回朝,在宫内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大摆筵席。
庄王下信群臣可以尽情畅饮。
到傍晚,酒兴还都未尽。

庄王命令点燃蜡烛,继续狂欢。
庄王看到群臣们这样高兴,就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许姬漂亮,出来给大家敬酒更加增添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正当她给大家一一敬酒时,一阵大风吹来,把大厅里的烛火全吹灭了。
这进有人趁机扯住了许姬的衣袖,想调戏她。
许姬非常聪明,她并没有声张,而是趁机把那人的帽缨扯断,请求庄王查出这个人后处治。
庄王听后,却大声说,今日宴会大家都要尽兴痛饮,把自己的帽缨都摘下来,。
大臣们都摘下自己的帽缨后,庄王才命令点燃蜡烛。
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
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后来,楚庄王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不料被郑国的伏兵围困住,正在危急时刻,楚军的副将唐狡单人匹马冲入重围,救出了楚庄王,庄王重赏唐狡,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宽宏大量,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里就运用了这个典故:“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
2022-11-09
球球词典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1:18: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与周朝有关的几个典故

    与周朝有关的典故篇一: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即位后,吸取父亲厉王的...

  •  宜美生活妙招 谁知道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典故

    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炮烙之刑:内容:商纣王在位时,为了镇压反抗者所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具体做法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使热,令有罪之人行其上,辄坠炭中活活烧死。来源: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内容:古代传说中...

  •  宜美生活妙招 谁知道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典故

    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炮烙之刑:简介:炮烙之刑是商纣王在位时设置的一种残酷刑罚。描述: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火使其变热,然后让有罪的人在上面行走,直至坠入炭火中被活活烧死。出处: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简介:这...

  •  多彩生活小贴士 武王伐纣,西周代殷商的历史典故

    商朝自成汤建立,历经28代传至商纣王。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与红颜祸水“苏妲己”一起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的残暴无道,使得周朝的武王伐纣,取代了商朝,建立了西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人们可能会疑惑,是什么原因让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两代人一定要灭掉商纣王呢?实际上...

  •  武汉誉祥科技 谁知道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典故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史记·殷本纪》:“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汉书·张骞传》:“行赏赐,酒池肉林。”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周公吐脯,天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