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归赵 人物:赵惠文王,秦昭王,蔺相如 赵惠文王得到和氏壁,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派蔺相如带璧去秦国,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并威胁秦王划城斋戒,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在秦王斋戒时便...
历史人物典故 篇1 1、东山再起(谢安) 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退隐后再次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2、纸上谈兵(赵括) ...
十大著名历史故事:1、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以柴草卧铺,并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该成语后来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
心腹之患: 伍子胥的洞察力,揭示了忽视潜在威胁的危险,提醒我们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这些典故不仅塑造了中国历史的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无数宝贵的人生智慧。让我们深入其中,感受那些历史人物的抉择与智慧,它们将永远熠熠生辉,启迪我们的未来。
1、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