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关于粽子起源的说法是与纪念台骀有关。山西的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与古代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相关。台骀是颛顼帝时代的治水官员,他治水的时间早于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台骀带领百姓在山上施工,人们吃住都在山上,因此需要将食物送到山上。由于水患和水路不通,人们用竹筒和芦叶包裹食物,通过...
粽子的来历最早是祭祀食品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
2. 纪念台骀的传说 背景: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台骀是颛顼帝时代的治水官员,早于大禹治水。 故事: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时遇到工程难题,人们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为了保证粮食按时运送到工地,人们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
1、粽子的起源和来历: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因楚国面临亡国,所以他于五月五日,投入了汩罗江,人们非常悲痛,于是去吊唁屈原,为了他的身体不被鱼虾损伤,就用竹筒装米,之后也纷纷效仿,形成了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2、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
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下是粽子的来历和相关的传说:粽子的来历: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它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关于粽子的传说: 纪念屈原:据民间传说,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