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成语典故

1.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王翦遇虎》):故事讲述了王翦在出征时,听到有人说有虎,他并没有亲眼见到,但因为有三个人都说有虎,他就相信了。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人们盲目相信谣言。2. 望洋兴叹(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故事发生在襄公出使楚国时,他站在长江边望着对岸的楚国,...
春秋时期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6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战国时期的到来。

在春秋时期,有很多成语和典故在民间流传,下面是一些春秋时期成语的典故:

1.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王翦遇虎》):故事讲述了王翦在出征时,听到有人说有虎,他并没有亲眼见到,但因为有三个人都说有虎,他就相信了。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人们盲目相信谣言。

2. 望洋兴叹(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故事发生在襄公出使楚国时,他站在长江边望着对岸的楚国,感慨万分,发出了长叹。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感到力量不足,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3. 趋炎附势(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事讲述了谏官告诫昭公,让他远离坏人,但昭公没有听从,反而赴会与坏人交往,谏官由此离职。这个典故用来形容追随势力强大的人,投机取巧。

4. 翻山越岭(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故事讲述了哀公出使秦国,由于秦国与晋国交恶,他决定翻山越岭回晋国。这个典故用来形容克服艰难险阻,完成困难的任务。

以上是一些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这些典故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或比喻各种情况。2024-08-0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4:10: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1、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然在城中上演了一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

  • 在春秋时期,有很多成语和典故在民间流传,下面是一些春秋时期成语的典故:1. 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王翦遇虎》):故事讲述了王翦在出征时,听到有人说有虎,他并没有亲眼见到,但因为有三个人都说有虎,他就相信了。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人们盲目相信谣言。2. 望洋兴叹(出自《左传·襄公二...

  • 春秋时期成语典故有哪些: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亡羊补牢、表里山河、乐极生悲等。烽火戏诸侯介绍如下: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

  •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贵族,自称叶公。他对别人说:“我最喜欢龙。”他把家里的厅堂、屋梁、房柱、门窗及墙壁上,全都刻画上龙的形象。天上真龙听说了,非常高兴就从天而降,来到叶公家里。叶公看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狼狈逃窜而去。19、一鼓作气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

  •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五个,具体如下: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2.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