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600里的典故

1. 张仪600里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312年,当时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他承诺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作为诱饵。2. 楚国相信了张仪的承诺,与齐国断交。随后,楚国派使者到秦国要求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否认了之前的承诺。3. 楚怀王愤怒地派兵攻打秦国,但连续三次战役都失败了,这导致...
张仪600里的典故
1. 张仪600里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312年,当时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他承诺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作为诱饵。
2. 楚国相信了张仪的承诺,与齐国断交。随后,楚国派使者到秦国要求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否认了之前的承诺。
3. 楚怀王愤怒地派兵攻打秦国,但连续三次战役都失败了,这导致楚国的大国地位动摇。
4.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为了追回失地,前往武关与秦昭王会面,却反被秦国囚禁,并在三年后死于秦国。
5. 公元前230年,秦国通过商於古道东出,灭掉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6. 公元前206年,刘邦的部队也是通过商於古道进入咸阳,导致秦朝的灭亡。
7. 1637年,李自成兵败后,带着少量残兵逃入金钟山(今富水闯王寨)屯兵。
8. 商於古道作为连接关中地区与长江中游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它就能在争霸天下中占据主动。
9. 张仪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纵横家,他原籍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张仪早年师从鬼谷子,后游历楚国、赵国,未被重用,后来加入秦国,以连横策略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并两度担任秦相。
10. 张仪在秦国担任相国期间,多次领兵攻打韩、赵、魏等国。他曾攻占魏国的蒲阳,并在魏、韩两国互尊为王时攻占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
11. 张仪还支持秦惠王称王,并在秦惠王元年设立了巴郡、蜀郡和汉中郡。
12. 张仪作为秦相,多次出使山东六国,以连横策略游说各国,破坏了合纵抗秦的联盟。
13. 张仪被封为武信君,但在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与张仪不和,张仪害怕被杀,逃到了魏国。
14. 张仪在魏国担任相国一年后,于公元前309年去世。2024-04-22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2 17:54: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张仪600里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312年,当时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他承诺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作为诱饵。2. 楚国相信了张仪的承诺,与齐国断交。随后,楚国派使者到秦国要求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否认了之前的承诺。3. 楚怀王愤怒地派兵攻打秦国,但连续三次战役都失败了,这导致...

  •  判叽4 张仪600里的典故

    张仪600里的典故如下:公元前312年,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利诱楚国,瓦解齐楚联盟,张仪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为诱饵。楚国于是与齐国断交,与齐国断交后楚国派遣使者出使秦国要求以约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矢口否认。恼羞成怒的楚怀王于是派兵攻秦,三战皆败,楚国的大国地位自此动摇。公元前299年...

  •  誉祥祥知识 苏秦张议、合纵连横的典故

    苏秦并未直接参与“合纵连横”的典故,这一典故主要与张仪有关。以下是关于张仪“合纵连横”策略的具体内容:1. 策略背景: 公元前313年,秦国为了扩张势力,派遣使者张仪前往各国进行外交活动。2. 策略实施: 张仪来到楚国,向楚怀王提出了一项诱人的提议:如果楚国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将赠送六百里的土地...

  •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主要涉及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与军事联盟策略。1. 张仪的连横策略: 离间齐楚:秦国为了削弱对齐国的威胁,派遣张仪前往楚国进行游说。张仪通过收买楚国贵族靳尚等人,成功离间了齐楚联盟。 许地诱楚:张仪向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

  • 关于无中生有的历史典故如下: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个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仅出使楚国。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