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仪600里的典故发生在公元前312年,当时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他承诺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作为诱饵。2. 楚国相信了张仪的承诺,与齐国断交。随后,楚国派使者到秦国要求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否认了之前的承诺。3. 楚怀王愤怒地派兵攻打秦国,但连续三次战役都失败了,这导致...
张仪600里的典故如下:公元前312年,秦相张仪出使楚国,为了利诱楚国,瓦解齐楚联盟,张仪以600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为诱饵。楚国于是与齐国断交,与齐国断交后楚国派遣使者出使秦国要求以约交付商於之地,但张仪却矢口否认。恼羞成怒的楚怀王于是派兵攻秦,三战皆败,楚国的大国地位自此动摇。公元前299年...
苏秦并未直接参与“合纵连横”的典故,这一典故主要与张仪有关。以下是关于张仪“合纵连横”策略的具体内容:1. 策略背景: 公元前313年,秦国为了扩张势力,派遣使者张仪前往各国进行外交活动。2. 策略实施: 张仪来到楚国,向楚怀王提出了一项诱人的提议:如果楚国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将赠送六百里的土地...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的典故主要涉及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与军事联盟策略。1. 张仪的连横策略: 离间齐楚:秦国为了削弱对齐国的威胁,派遣张仪前往楚国进行游说。张仪通过收买楚国贵族靳尚等人,成功离间了齐楚联盟。 许地诱楚:张仪向楚怀王承诺,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将献出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
关于无中生有的历史典故如下:战国末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当时,齐楚结盟,秦国无法取胜。秦国的相国张仪是个著名谋略家,他向秦王建议,离间齐楚,再分别击之。秦王觉得有理,遂派张仅出使楚国。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