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历史典故和启示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和启示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启示 破釜沉舟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人做事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就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会激发自己一往无前的勇气,从而取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明白只能这样做,只有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之后,就会增添许多智慧和勇气,也就会取得胜利。
破釜沉舟的意思 释义: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背城借一、孤注一掷、济河焚舟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抱头鼠窜,望风而逃
2022-06-21
球球词典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10-20 09:57: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启示 破釜沉舟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人做事要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就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会激发自己一往无前的勇气,从而取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明白只能这样做,只有这样做,必须这样做之后,就会增添许多智慧和勇气,也就...

  •  谷艾文艺苑 历史典故之破釜沉舟出自于哪里?它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激发潜能,挑战极限:破釜沉舟的故事启示我们,在面临挑战和困境时,不要轻易放弃或退缩。相反,应该勇敢地迎接挑战,尝试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而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综上所述,破釜沉舟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决绝的态度,全力以赴地追求成功。

  • - 宋义按兵不动:宋义率领兵马到达安阳后,安营扎寨,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动。项羽对此十分不满,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 破釜沉舟:项羽派英布等人带领两万人马渡过漳河去打秦将章邯,顺利渡河并占领河对岸。随后,项羽率领所有军队渡河,并下令每人只带三天干粮,把所...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故事之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的典故源于秦朝末年项羽领兵救赵的故事。具体来说:背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项羽和刘邦是著名的起义军领袖。公元前208年,赵王歇及张耳被秦将王离围困在巨鹿,形势危急。楚怀王派宋义、项羽领兵救援。事件起因:宋义在安阳按兵不动46天,项羽不满其不作为,最终杀掉宋义并...

  •  翡希信息咨询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事件经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为了鼓舞士气,命令士兵打破做饭的锅具,并沉舟于河,以此表示决不回头的决心,只有胜利没有失败的选择。结果影响: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最终项羽大军大败秦军。成语意义:“破釜沉舟”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成语,用以形容为了达到目标,不留退路,下定决心全力...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