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之前,京兆人脂习,与孔融相好,曾劝诫孔融性格太过刚直。等到孔融被害时,...
注释:融: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第19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诸兄:众兄弟。辄:只是。引:挑选。故:原因、缘故。法:礼法。译文: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一个小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Q...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
孔融是东汉末年名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同时,孔融还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家学渊源,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孔融天资聪颖,“幼有异才”,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有许多“光辉事迹”。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并被写入了《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十岁时,孔融...
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一,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年仅四岁,他便展现出了谦恭礼让的品德,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们得以窥见其高尚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少有异才,更勤奋好学,擅长诗词创作,成为东汉末年的一代名儒。一次家庭聚会中,孔融的伯叔携子女来访。面对一盘仅六只的香梨,孔融决定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