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燕然山的古代诗句: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⑴ 李白)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⑴ 李白)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
李白的诗句:《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表达了诗人决心奔赴边疆的壮志豪情。《长相思》:“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寄寓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边关的向往。李昂的诗句:《从军行》:“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军事才能的渴望...
唐代另一位诗人于濆在《塞下曲》中写道:“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此诗句描绘了边塞战士的思乡之情,燕然山不仅是边防的象征,更是将士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唐代诗人吴融在《绵竹山四十韵》中也有提到燕然山:“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这句诗表达了燕然山作为功绩碑铭的象征意义,其铭文将被后...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是燕然山铭功。详细解释如下:一、典故背景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次著名战役。具体指的是东汉时期,车骑将军窦宪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在燕然山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他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山铭功”。这一事件后来被用作形容...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燕然山铭功。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一、典故背景 典故源于东汉时期,车骑将军窦宪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在燕然山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窦宪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山铭功”。二、文学含义 “燕然未勒”指的是虽然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