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然山的诗句和典故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
关于燕然山的诗句和典故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2 20:53: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提到燕然山的古代诗句: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⑴ 李白)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⑴ 李白)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

  •  翡希信息咨询 “长剑久倚燕然山”的出处是哪里

    “长剑久倚燕然山”出自宋代陈傅良的《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以下是关于该诗句的简要说明:诗句含义:在这首诗中,“长剑久倚燕然山”表达了武士们长期守卫边疆、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燕然山,作为古代边疆的象征,常被用来寄托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梦想。诗歌背景:《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

  •  誉祥祥知识 燕然山的解释是什么 ”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

    东汉窦宪战功:在东汉时期,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并在燕然山(今杭爱山)刻石勒功,以彰显其战功。这一历史事件使得燕然山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胜利的象征。边塞象征:由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燕然山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常被用作边塞的象征,代表着征战、边疆和英雄主义。二、文学引用 唐代诗词:在唐代诗词...

  •  翡希信息咨询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什么?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典故是燕然山铭功。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一、典故背景 典故源于东汉时期,车骑将军窦宪率领大军征伐匈奴,在燕然山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窦宪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山铭功”。二、文学含义 “燕然未勒”指的是虽然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尚...

  •  翡希信息咨询 燕然山古代诗句

    李白的诗句:《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表达了诗人决心奔赴边疆的壮志豪情。《长相思》:“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寄寓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边关的向往。李昂的诗句:《从军行》:“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军事才能的渴望...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