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纸上谈兵是赵括的典故。赵括当时是秦国的猛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法认为自己打仗很有本领,可以说能够做到百战百胜。于是在长平之战之前,当时赵王就派他统领40万赵军与秦军作战,但是在战场上才发现赵括并不是他所宣传的那样,有本领,很快就中了名将白起的诡计,导致40万军队被秦国人团...
纸上谈兵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纸上谈兵是赵括的典故。
赵括当时是秦国的猛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熟读兵法认为自己打仗很有本领,可以说能够做到百战百胜。
于是在长平之战之前,当时赵王就派他统领40万赵军与秦军作战,但是在战场上才发现赵括并不是他所宣传的那样,有本领,很快就中了名将白起的诡计,导致40万军队被秦国人团团包围,最终全军覆没,因此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形容人只会夸夸其谈,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大本领。

纸上谈兵的感悟
纸上谈兵是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谈兵的故事恰好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不懂实践、只死读书,永远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纸上谈兵的道理是不要光说不做,一定要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切合实际的去使用,多实践,多运用,不要夸夸其谈。
2023-01-11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1 23:34: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有什么典故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以下是关于纸上谈兵的典故:1. 赵括的背景: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 他从小熟读兵书,经常与父亲谈论军事,甚至能让父亲难以驳倒他。2. 赵括的骄傲与父亲的担忧: 赵括因为能言善辩,在军事讨论中往往占上风,变得非常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他的父亲赵奢...

  •  校易搜全知道 纸上谈兵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纸上谈兵是赵括的典故。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从小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头头是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自以为是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

  • 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纸上谈兵的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

  •  谷艾文艺苑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是谁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纸上谈兵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论军事时头头是道,但缺乏实战经验。后来赵括接替廉颇指挥赵军与秦军作战,由于他只知道照搬兵书上的条文,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结果导致赵军大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

  •  深空见闻 、破釜沉舟、纸上谈兵、江郎才尽、鹤立鸡群、四面楚歌、图穷匕见、鞠躬尽瘁、的相关人物是谁?

    赵括则是另一个著名的“纸上谈兵”的例子。他虽然出自名将赵奢之手,但缺乏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赵括指挥军队,最终导致赵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身死。江郎才尽一词源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江淹。传说江淹年老时,不再能写出像年轻时那样的佳作,因此后人常用此词形容创作灵感枯竭,才华不再。嵇绍则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