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同性恋行为称为什么?典故出自哪里?

《韩非子》的“说难”篇中有一则历史故事说,卫国的国王卫灵公(在位年代:公元前534~前493年)很喜爱一个美男子弥子瑕。按照卫国的法律,若偷驾国王的车子,应处以断足的刑罚。有一天,弥子瑕听说他母亲病了,便偷驾了国王的车子去看他母亲,国王听说之后,未加处罚。反而称赞他孝顺;又有一次...
古代的同性恋行为称为什么?典故出自哪里?
分桃(也称余桃):
  弥子,名瑕是卫国的嬖大夫。弥子瑕在卫灵公前很得宠。卫国的法律,私自驾国君车子的要处以断足的酷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乘空隙连夜去告诉弥子瑕,弥子瑕假传命令驾着国君的车子出去了。国君听说了认为他很贤德,说:“好孝顺呀!为了母亲的原故,忘了他犯了断足的酷刑了。”另一天,(弥子瑕)同国君一起在桃园游玩,他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这个没吃完的桃子给了国君。国君说:“这是多么爱我呀!忘记了他已经吃过了(这个桃子),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年纪老了,宠爱淡薄了,得罪了国君,国君说:“这个人本来就曾经假传命令驾驶我的车子,后来又曾经给我吃剩下的桃子。”

断袖(亦作“断褏(xiù)”):
  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汉书·董贤传》载,这时董贤

  “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两人形影不离,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来,衣袖被董贤压住,他怕拉动袖子惊醒爱人,于是用刀子将其割断,可见其爱恋之深。哀帝还为董贤建造了一栋与皇宫类似的宫殿,并将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给董贤,自己则用次品。他为了与恋人生生世世在一起,还为董贤在自己的陵墓旁边修了一座冢茔。《汉书·董贤传》载,哀帝还曾开玩笑地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吓得大臣们目瞪口呆。

龙阳之疾(好、癖、兴):
龙阳君是战国时魏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他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有一天他陪魏王钓鱼,钓得十条大鱼,不觉泪下。魏王问他何故伤心,他说:“我刚钓到鱼时很高兴,后又钓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面钓的小鱼丢掉。如今我有幸能与大王共枕同寝,但四海之内,美人甚多,闻知臣得幸于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向陛下献媚,臣就象前面钓到的小鱼一样,也会被抛弃,臣怎能不哭呢?”魏王听了很感动,便下令:四海之内,有敢向我介绍美人的,即灭其族!

磨镜:
  磨镜是古代女同性恋之间的行为。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

望采纳2015-06-11
有“.余桃之癖”,“断袖之癖”,“龙阳之好”
《韩非子》的“说难”篇中有一则历史故事说,卫国的国王卫灵公(在位年代:公元前534~前493年)很喜爱一个美男子弥子瑕。按照卫国的法律,若偷驾国王的车子,应处以断足的刑罚。有一天,弥子瑕听说他母亲病了,便偷驾了国王的车子去看他母亲,国王听说之后,未加处罚。反而称赞他孝顺;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国王在果园中游玩,弥子瑕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便把剩下的一半给国王吃,国王又称赞他,竟然不顾君臣礼统,甘吃余桃,说明多么相爱!所以后来称同性恋“余桃之癖”。
《汉书》记载,汉哀帝非常爱董贤,出游时哀帝和他共坐一辆车子,在室内则同床共卧。有一次,白天两人一起睡觉,哀帝睡醒了要起床,但董贤还在熟睡,而且压住哀帝的衣袖,哀帝为了不吵醒他,就派人把衣袖割断而起。所以后来又把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或简称“断袖”,
《战国策》的“魏策”中记载说,魏国的国王和龙阳君是很好的同性伴侣,同床共枕,很为宠爱。有一天,魏王和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到了十几条鱼,突然哭了起来,魏王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开始钓到一条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就想把开始钓到的小鱼丢掉,因而想到四海之内,美貌的人很多,生怕魏王得到了别的美人,便会把他抛弃,所以哭了。魏王便保证绝不会,并且下令禁止谈美人,犯禁的便要全家抄斩,表明了他是多么真挚地爱龙阳君。所以后来又把同性恋称之为“龙阳之好”,或简称“龙阳”。
这就表明,至少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同性恋不但不犯禁,而且很可能是一种“雅癖”,因为是皇帝带头这样做。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男同性恋也是“上流社会所共有的一种风尚”。例如,魏晋间有七位著名的文人,号称“竹林七贤”,彼此很相好。据著名的中国古代性生活的研究专家Van Gulid博士的论证,至少其中的嵇康(公元223~262年)与阮籍(公元210~263年)是有同性恋行为的。困为在刘义庆(公元402~444年)著《世说新话》第十九章"贤媛"中记载了山涛(公元205~283年)的妻子在晚间窥视客居她家的嵇康和阮籍同床共睡的同性性行为。
自唐至宋元,有关同性恋的记载较少。明清两代,关于男性同性恋的记载又多起来。在明清之际,有一位匿名作者写了一本书《断袖篇》,专门记载了约五十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事例。或许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惟一专门记载同性恋的专书。2015-10-03
叫龙阳之好,因为据说战国时魏国的龙阳君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同性恋,望采纳2015-06-11
断袖,龙阳之好,隐语,断褏,欢人,男宠,分桃/余桃之癖, 娈童,磨镜,对食,自梳,怜香2015-06-11
余桃”、“龙阳”之外,还有“断袖”这一说,这源于《汉书》的一段记载:

董贤因容貌秀丽而得到汉哀帝的宠幸,兴之所致之时,这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哀帝甚至想将汉家天下禅让给董贤。

有一天两人一起午睡,哀帝起身时发现自己的袖子被还在熟睡的董贤压在身下。哀帝怕打扰了董贤的好梦,不忍叫醒他,便将长袖割断得以起身。2015-06-11
龙阳癖。
龙阳君生活在大约前243年前后的年间,龙阳君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是魏安釐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2015-06-11
“断袖”的典故来源于二千年前的西汉。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曾当过太子舍人。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漂亮,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从。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车而乘,同榻而眠。董贤不仅长得像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为媚”。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每当提起汉哀帝的时候,便说他有“断袖之癖”。于是,“断袖”也就成为男同性恋的代名词了。2015-06-11
龙阳之好2015-06-11
断袖2015-06-11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00:29: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同性恋是怎样称呼的

    在中国古代,男同性恋通常被称为“断袖”,而女同性恋则被称为“磨镜”。以下是关于这两个称呼的详细解释:男同性恋: 来源:相传汉哀帝与男宠董贤共寝时,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上朝时不忍惊醒他,于是“以剑断袖而起”,这一行为后来成为男同性恋的象征。 其他称呼:除了“断袖”外,还有“...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同性恋是怎样称呼的

    在中国古代,男同性恋称为“断袖”,女同性恋称为“磨镜”。以下是具体的解释和补充:男同性恋:除了“断袖”这一称呼外,还有“龙阳”、“余桃”、“兔儿”等说法。这些称呼大多源于历史典故,如“龙阳”源于魏王与龙阳君的故事,“余桃”则与弥子瑕和卫灵公分桃而食的典故有关,“兔儿”则是...

  •  多彩生活小贴士 古代人对同性恋的称呼是怎样的?

    古代人对同性恋有多种称呼。“断袖”一词源于汉哀帝与董贤的故事。一天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怕惊醒董贤,于是用刀割断了袖子,后来“断袖”就成为同性恋的代称。“龙阳”出自战国时期魏安釐王与龙阳君的典故。龙阳君为魏王男宠,他在钓鱼时因想到自己会失宠而哭泣,魏王为...

  •  校易搜全知道 古代同性恋是怎样称呼的

    在中国古代,男同性恋称为“断袖”,而把女同性恋叫作“磨镜”。中国古代的同性恋之说,相传汉哀帝与男宠董贤共寝,董贤睡觉时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上朝时不忍惊醒他,“以剑断袖而起”。至于流传在春秋战国、汉代时期的“龙阳”、“余桃”等历史典故更是脍炙人口。史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

  •  谷艾文艺苑 古代同性恋是怎样称呼的

    在中国古代,男同性恋通常被称为“断袖”,而女同性恋则被称为“磨镜”。男同性恋:这个称呼来源于汉哀帝与男宠董贤的故事。相传两人共寝时,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便以剑断袖而起,从此“断袖”便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此外,“龙阳”、“余桃”等也是古代用来暗指男同性恋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