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孔子的弟子,以其诚信和严谨的教育态度广受后人敬仰。其中,“曾子烹彘”一典讲述了曾子如何坚守承诺,即使面对妻子的玩笑,也坚决履行对儿子的诺言,以此教育孩子要诚实无欺,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典范。“曾子避席”则展示了他对师道的尊重,当孔子提问时,他立即起身离开座位,以示恭敬,这成为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
曾子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他拒绝了国君的赏赐,不仅仅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更因为他深刻理解了接受与给予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接受时,曾子深知自己会因此感到对人有亏欠,而在给予时,他担心对方会因此对他傲慢。这种思考,展现了曾子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曾子的行为也引发...
无功不受禄:曾子认为自己对鲁国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因此不能接受鲁国国君赠予的丰厚馈赠,即一座城镇。他坚持认为,没有功劳就不应接受俸禄或礼物,这是理所当然的道德准则。避免负疚心理:曾子认为,接受如此丰厚的馈赠会让他产生负疚的心理状态和思虑。他担心这种馈赠会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亏欠,无法坦然面...
《曾子不受赐》的故事揭示了曾子坚守气节、不为小利折腰的高尚品质。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的一位杰出人物,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深受孔子教诲,与其父曾点共同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的思想体系以孝恕忠信为核心,强调修齐治平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