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偷食这个典故

典故: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偷食这个典故
相关资料:

1、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
2、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斋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2006-09-20
典故: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回答道:“不能这样,刚刚炭灰飘进了锅里,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
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故知非难也,所以知人难也。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2019-07-14
典故: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2019-08-12
不是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而是被困陈蔡之间,断了粮食,丢了实在可惜。2006-09-21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可恃"
孔子话原文如上2006-09-20

2021-03-1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7:4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与颜回的典故

    孔子与颜回的典故主要讲述了“孔子误疑颜回偷食”的故事,具体如下:背景: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已经七天没有吃上米饭。颜回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外出讨米,并回来煮饭。误会产生:当饭快要煮熟时,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这导致孔子对颜回产生了误解,认为他在偷食。孔子掩饰:饭熟后,孔子...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与他弟子的小故事

    颜回解释:颜回连忙解释说,是因为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并非偷吃。孔子感慨:孔子听后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但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深厚情谊,还反映了孔子对于人性、信任以及认知局限性的深...

  • 典故: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与颜回的典故

    孔子与颜回的典故主要讲述了“孔子疑颜回偷食”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背景: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已经七天没有吃上米饭。事件经过:颜回去讨米后煮饭,在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饭熟后,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之前的事情,并起身说梦见先人,要先吃干净的饭再...

  •  承吉凌8580 颜回偷食这个典故

    孔子的一位学生颜回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