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持金过闹市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小儿持金过闹市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大意是一个年幼的小孩子身上揣着巨额钱财独自走夜路,很容易被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怀璧其罪。出自春秋 《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
小儿持金过闹市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小儿持金过闹市这个典故出自《左传》。
大意是一个年幼的小孩子身上揣着巨额钱财独自走夜路,很容易被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怀璧其罪。出自春秋 《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当初,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喜欢这块宝玉,向虞叔要,虞叔没有给他。可回头一想,虞叔又后悔了。毕竟虞公是国君啊!周朝谚语有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因为拥有了宝物而获罪。弱小的人不配拥有这样的宝物啊!于是虞叔又主动把宝玉献给了虞公。
可是没多久,虞公又过来讨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虞公已经贪得无厌了。如此贪得无厌,将来我满足不了他的时候,就会遭到杀身之祸。于是虞叔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兵攻打虞公。虞公失败,逃亡到共池去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跟这个意思很像。

蕴含的小道理:
公喜欢上虞额宝玉,虞叔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得已将宝玉献给虞公。
没办法,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一块宝玉罢了,不能因此得罪国君。忍让,有时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可是,忍让的结果是一让再让,那么有必要再让吗。虞叔说其贪得无厌,最终还是得自己受罪,于是乎造了个小反。
进退得当,进可攻,退可守,用在生活当中也有一番道理。

2022-12-21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2:18: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儿持金过闹市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大意是一个年幼的小孩子身上揣着巨额钱财独自走夜路,很容易被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怀璧其罪。出自春秋 《左传·桓公十年》: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原文是: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

  •  慈晓兰邴萧 稚子抱金过市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亚于一个孩童带着宝贝行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闹市中。意为拥有财富、宝贝,而却没有能力保护,会惹人垂涎,会惹来麻烦,东西容易被抢。

  • 故,故事,成例。典故[diǎngù]引证:老舍《茶馆》第三幕:“‘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不要滥用成语典故。这是一个视觉上的双关,利用典故和错觉,美的慑人心魄。其中有个典故,谈不上很粗鲁,但却有点庸俗。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

  • anonymous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的典故

    “不幸周郎竟短命”是以三国时期文武全才的周瑜来比蔡将军,抒发其对彼之仰慕情怀。周郎,就是《三国演义》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使曹操水军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周公瑾。周瑜是一个神童级的人物,历史演义中早有“甘罗十二当丞相,周瑜七岁调领兵”的说法。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周瑜在如日中天的时候...

  •  鸢飞九天 如果历史上清朝接受了兰芳共和国的献土,中国历史会因此改写吗?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但是,没有足够实力,尤其是强大海军保护的兰芳,犹如小儿持金过闹市,面对列强的觊觎,清政府完全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守住兰芳。所以,即使兰芳短暂的成为中国领土,由于地处战略要地,它终究会被列强巧取豪夺。兰芳共和国的疆域 其实不仅仅是兰芳,哪怕位于大陆的中国本土国土,依然一直被...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