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这个典故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其哲学道理主要在于:- 趋安避危:原意是指聪明有智慧的人善于避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从而保全自身。- 珍爱生命:强调在保全性命的前提下,坚持个人的原则,如真诚、正直、独立等。因为生命是创造或恢复其他事物的基础,失去了便不会再有第二次...
明哲保身出自《诗·大雅·烝民》,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成语典故:西周国王周宣王在位期间,朝廷有两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们辅佐周宣王,立下汗马功劳。尹吉甫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他曾领兵打退过西北方评优族的进...
这则成语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尹吉甫是周宣王的一名大臣,原名兮甲,字伯吉甫。由于他担任尹一职,后人称他为尹吉甫。当时西周常受到一些异族的骚扰,宣王就派他和另一名叫仲山甫的大臣去讨伐。二人合作得非常愉快,齐心协力,共同御敌,巩固了周王...
【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示例】: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朱自清《论气节》【近义词】:洁身自好 【反义词】:同流合污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管闲事 【成语故事】:周朝时,宣王重视任用德才兼备的...
明哲保身 [成语解释]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典故出处]朱自清《论气节》: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近义词]洁身自好 [反义词]同流合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