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之以逸待劳出自于哪里?它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抢占先机,占据优势:如历史典故中冯异抢占旬邑,通过先敌一步占据有利地形,从而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这告诉我们,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往往能够决定胜负。利用主场优势:在现代竞技体育和生活中,主场作战往往能够给运动员或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优势和更多的支持,这也体现了“以逸待劳”的思想。通过熟悉环境...
历史典故之以逸待劳出自于哪里?它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
它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在战争中,通过充分准备和休息,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等待敌人疲劳或处于不利时机时给予致命一击。这体现了在不利条件下,通过智慧和策略,利用敌人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的思想。
抢占先机,占据优势:如历史典故中冯异抢占旬邑,通过先敌一步占据有利地形,从而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这告诉我们,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往往能够决定胜负。
利用主场优势:在现代竞技体育和生活中,主场作战往往能够给运动员或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优势和更多的支持,这也体现了“以逸待劳”的思想。通过熟悉环境、减少旅途劳顿等因素,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以逸待劳”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导我们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5:0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它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在战争中,通过充分准备和休息,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等待敌人疲劳或处于不利时机时给予致命一击。这体现了在不利条件下,通过智慧和策略,利用敌人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的思想。抢占先机,占据优势:如历史典故中...

  •  微微zhongxin 中国古代用以逸待劳为技的战争有哪些

    以逸待劳典故出自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1、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

  •  翡希信息咨询 以逸待劳的典故

    以逸待劳的典故源自西汉末期的一场战役。典故概述: 在西汉末期,陇甘军阀隗嚣背叛刘秀,投靠四川的公孙述。刘秀派遣军队攻打隗嚣但失败,于是启用征西大将军冯异。 冯异得知敌人行动后,决定采取“以逸待劳”的战略,抢在敌军之前占领枸邑,并封锁消息,让士兵休整,营造出一种出其不意的态势。具体战术...

  •  成大文化17 以逸待劳的典故

    以逸待劳(拼音:yǐ yì dài lá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孙武《孙子·军争》。下面是我整理的以逸待劳的典故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出处】 《孙子·军争》。【释义】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历史典故】汉光武...

  •  百度网友8219ac4 请教第四计以逸待劳的典故和当今应用事例?(请留意详细说明)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