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米养亲出自哪个典故?该典故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该典故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孝顺的重要性:子路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愿望,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这体现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物质与精神并重:虽然子路通过借米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父母的诚敬之心。尽孝并不是单纯用...
关于负米养亲出自哪个典故?该典故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负米养亲”这个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致思》。
该典故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孝顺的重要性:子路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愿望,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这体现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物质与精神并重:虽然子路通过借米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但更重要的是他对父母的诚敬之心。尽孝并不是单纯用物质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和敬意。及时行孝:子路在父母去世后常常怀念过去的时光,感叹无法再尽孝。这提醒我们,孝养父母要及时,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要及时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孝顺,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每一刻。尊重与赡养老人:子路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不仅在父母生前尽力孝顺,而且在父母去世后依然怀念他们。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并赡养老人,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10-20 10:46: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负米养亲”这个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致思》。该典故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孝顺的重要性:子路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愿望,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这体现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物质与精神并重:虽然子路通过借米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但更重...

  •  成大文化17 负米养亲的典故

    典源出处 汉 ·刘向 《说苑 ·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 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 ” 《孔子家语·...

  • anonymous “百里负米”是谁的典故﹖

    “百里负米”是孔子弟子 子路的故事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

  •  翡希信息咨询 负米养亲原文

    负米养亲的原文如下:“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这段原文出自周仲由的故事,具体含义如下:“负米供甘旨”:描述了周仲由为了赡养双亲,不辞辛劳背着米走百里之遥的情景,这里的“甘旨”指的是美味的食物,代表了他对父母的孝心。“宁辞百里遥”:表达了周仲由为了父母,...

  •  文暄生活科普 刘向《说苑》卷3建本诗解3负米养亲仕不择禄桥者父道梓者子道

    刘向《说苑》卷3建本诗解3负米养亲仕不择禄桥者父道梓者子道解析:答案:子路认为,在背负沉重负担、行走远方时,不应挑剔休息之地;同样,当家庭贫困、父母年迈需要赡养时,也不应只追求高官厚禄而选择做官。他讲述了自己过去侍奉双亲时,常吃粗劣的饭菜,甚至为了父母到百里之外去背米。父母去世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