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养亲”这个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致思》。该典故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孝顺的重要性:子路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愿望,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去亲戚家借米,这体现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物质与精神并重:虽然子路通过借米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但更重...
综上所述,刘向在《说苑》中通过子路负米养亲和伯禽、康叔朝见周公的故事,深刻阐述了孝顺父母和父子尊卑之道的重要性。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道德启示。
负米养亲的原文如下:“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这段原文出自周仲由的故事,具体含义如下:“负米供甘旨”:描述了周仲由为了赡养双亲,不辞辛劳背着米走百里之遥的情景,这里的“甘旨”指的是美味的食物,代表了他对父母的孝心。“宁辞百里遥”:表达了周仲由为了父母,...
负米养亲,是一个成语典故,选自《二十四孝》,讲述了一个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的故事。
负米养亲的白话文故事如下:在周朝时期,有个叫仲由的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字子路。仲由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常常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吃些野菜充饥。尽管生活艰难,仲由却非常孝顺父母。他知道父母需要营养,为了让父母能吃上米饭,他每天都会走很远的路,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买米,然后再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