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成语典故,少于50个字!

马首是瞻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悼公联合十二个诸侯国进攻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荀偃原本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必定会惊慌失措,然而景公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反而不惧,并不想求和。荀偃无奈之下,决定准备作战,他向全军将领宣布命令:“明天早晨鸡鸣时,开始驾车出发。各军都...
关于马的成语典故,少于50个字!
马首是瞻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悼公联合十二个诸侯国进攻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荀偃原本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必定会惊慌失措,然而景公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反而不惧,并不想求和。荀偃无奈之下,决定准备作战,他向全军将领宣布命令:“明天早晨鸡鸣时,开始驾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时,全军将士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决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哪里,大家就跟着奔向哪里。”

然而,荀偃的下军将领对此命令感到不满,认为荀偃的指令过于专横,便反驳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从他?如果我们荀偃马头向西,我偏向东行。”将领的副手则表示服从:“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他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行进。这样一来,全军顿时陷入混乱。

荀偃失去了下军,仰天长叹:“既然命令无法执行,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一交战必定让秦军占优势。”他只好下令全军撤退。此事件后,"马首是瞻"成为形容随人指挥,听命行事的成语。

马首是瞻一词寓意着在领导或权威面前,人们应当遵循其指示,听从其指挥。这个故事反映了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统一指挥和协调行动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马首是瞻"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军事指挥,还常被用来比喻在政治、商业等各领域中,人们应当听从权威的指导,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

荀偃的教训告诫人们,在团队合作中,保持一致性和执行力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团队的失败。同时,这一成语也警示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力,才能确保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首是瞻"这一成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被广泛引用,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遵循的原则之一。

这个故事和成语不仅仅反映了古代军事指挥的艺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团结一致、听从指挥是成功的关键。2024-12-0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23:49: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历史的长河中,"马首是瞻"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不仅用于军事指挥,还常被用来比喻在政治、商业等各领域中,人们应当听从权威的指导,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荀偃的教训告诫人们,在团队合作中,保持一致性和执行力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团队的失败。同时,这一成语也警示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领导力...

  •  翡希信息咨询 与马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马有关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马到成功:含义:形容事情能够迅速取得成功,如同骑马奔赴战场一样迅速而顺利。来源:古代战争时期,将军们骑着马奔赴前线,马的速度和力量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用此成语来表达迅速成功的意思。伯乐相马:含义:比喻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的人,如同伯乐能够准确地识...

  •  武汉誉祥科技 有关马的成语,俗语10个,故事5个(200字)

    马行十步九回头,表示马在奔跑时会不时回头。马屁拍在马腿上,表示拍马屁没有拍到马身上。马看牙板,树看年轮,表示通过观察马的牙齿和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们的年龄。马群奔驰靠头马,表示马群的奔跑靠的是领头的马。见鞍思马,睹物思人,表示看到鞍子就会想到马,看到物品就会想到人。牛头不对马嘴,表...

  • 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放出几匹老马,只见它们在狭窄的山谷中从容不迫地行走,不一会儿便带领众人走出困境。这一经历后,后人将此典故编成诗句:“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此故事不仅展示了老马的智慧,也反映了管仲的谋略与见识。它告诫人们,在面...

  •  文暄生活科普 马的典故 马的典故有哪些

    1、一马当先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典故:一马当先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三国时,黄忠的军队来到定军下,黄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军山的作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