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救琴的典故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蔡邕救琴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东汉灵帝在位时期,有个大臣名叫蔡邕。他为人耿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总是敢于向灵帝直谏。蔡邕顶撞灵帝...
蔡邕救琴的典故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蔡邕救琴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汉灵帝在位时期,有个大臣名叫蔡邕。他为人耿直,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总是敢于向灵帝直谏。

蔡邕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不免对他厌烦。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忌惮他,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的坏话。蔡邕知道自己成了灵帝的眼中钉,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就打点行装,从水路逃出京城,到吴地隐居起来。

蔡邕通晓音律,尤其擅长弹琴。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在隐居吴地的日子里,他常常抚琴,借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惆怅。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蔡邕听到隔壁传来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灶膛边,他顾不得火势之大,伸手就将灶膛里正在燃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好材料啊!”

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把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举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就叫它“焦尾琴”。

后世因此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2022-06-1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8 02:45: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粉色长颈鹿RK 蔡邕救琴的典故

    蔡邕救琴的典故如下: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爱好音乐,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有一次,蔡邕经过吴地,看见有人把一块桐木“噼噼啪啪”当柴烧,忙说:“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块做琴的难得的好材料啊。”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

  • 蔡邕通晓音律,尤其擅长弹琴。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在隐居吴地的日子里,他常常抚琴,借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惆怅。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发出“噼里啪啦...

  •  雪山青松77 焦尾琴的典故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

  •  gouying520 求成语典故,不要一些普遍的,要作为课前演讲,本人高中,成语故事最好是没学过的!谢谢

    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蔡邕救琴的...

  • "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作者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