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是跟什么典故有关系,杏林的典故出自哪里

2.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3.”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4.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5.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
杏林是跟什么典故有关系,杏林的典故出自哪里
1.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2.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3.”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

4.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

5.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

6.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

7.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

8.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

9.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

10.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

11.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

12.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13.后来人们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14.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2022-07-05
球球词典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0:30: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闻名于杏林 赞扬医生的高尚品质和高超医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个典故 橘井泉香 也和道医有关。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湖南一个叫苏旦的道士,有一技之长,对母亲极其孝顺,后来成仙。成仙前告诉我妈,明年会有疫情,然后井里的泉水可以用来泡橘子叶治病。第二年,不出所料,大规模疫情爆发,他的...

  •  谷艾文艺苑 传统文化里的梨园、杏林、杏坛、桃李都指什么?你知道么?

    杏林:指中医。这个典故出自晋人葛洪的《神仙传·董奉》。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要求病人在病愈后种杏树,后来这些杏树结果,董奉又用杏子换谷子接济穷人。因此,“杏林”就被用来形容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杏坛:指教育界。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的一则寓言,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时...

  •  唔哩生活 “杏园”“杏林”“杏坛”三者分别是什么呢?

    2. 杏林成为医学界的代名词,特别是中医学界,其起源与东汉名医董奉有关。传说董奉治病救人,不取分文,只要求患者病愈后在其居所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感谢。随着时间的推移,杏林逐渐成为医德的象征,也体现了人们对医生的尊敬。3. 杏坛则与教育紧密相关,起源于孔子讲学的故事。孔子在鲁国传播知识,讲学之...

  •  宜美生活妙招 梨园杏林槐市典故

    杏林: 起源:三国时期,吴国医生董奉的典故。 典故:董奉常年为人治病不要钱,只要求治好病后让病人植杏树。十几年后,杏树成林,董奉又让人以米换杏,得到的米再救济贫苦农民。 意义: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表达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的赞美。槐市: 起源:汉武帝设立太学后,学生规模扩大形成的集...

  •  谷艾文艺苑 古代杏林指什么

    起源:“杏林”一词源于汉末三国时期的闽籍道医董奉。董奉医术高超,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典故:董奉在庐山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而是让治愈的病人根据病情的轻重栽种不同数量的杏树作为医酬。几年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其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贫苦...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