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长城自毁长城的典故

这个事件催生了两个成语,"自毁长城",用来形容自己削弱力量或破坏事业的行为,而"目光如炬"则形容愤怒的注视或见识深远。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檀道济的典故,最早见于《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病愈后,檀道济被诬陷图谋造反,最终被陷害致死,其子和部将也遭不幸。檀道济临终前的怒吼,生动描绘了他视...
自毁长城自毁长城的典故
在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大将檀道济因其显赫的战功和勇猛的部下,引起了宋文帝刘义隆的猜忌。一些大臣的挑拨下,檀道济被诱骗至京城建康,意图除之。檀道济被捕后,面对困境,他目光如炬,愤怒至极,一饮一斛酒,怒吼道:“你们这是自毁万里长城啊!”
这个事件催生了两个成语,"自毁长城",用来形容自己削弱力量或破坏事业的行为,而"目光如炬"则形容愤怒的注视或见识深远。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檀道济的典故,最早见于《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病愈后,檀道济被诬陷图谋造反,最终被陷害致死,其子和部将也遭不幸。檀道济临终前的怒吼,生动描绘了他视军队为国家长城的象征,而宋文帝的后悔,揭示了失去他的军队后果严重。
王家敏指出,早在檀道济的时代,军队就被比作长城,他痛斥宋文帝的自毁长城,实际上指的是他所领导的军事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檀道济的悲剧,让后人深感将领对于国家防御的重要性,正如长城在抵御外敌中的关键角色一样。
扩展资料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 人们常把自己削弱自己力量,自己挖自己墙脚的现象称为自毁长城。自毁长城是一个成语,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也是起源于南京的。跟自毁长城同时同地产生的,还有目光如炬这个成语。
2024-07-3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0:4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两个成语都源于檀道济的典故,最早见于《南史·檀道济传》。宋文帝病愈后,檀道济被诬陷图谋造反,最终被陷害致死,其子和部将也遭不幸。檀道济临终前的怒吼,生动描绘了他视军队为国家长城的象征,而宋文帝的后悔,揭示了失去他的军队后果严重。王家敏指出,早在檀道济的时代,军队就被比作长城,...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自毁长城的出处

    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之下,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檀道济被关进大牢,两眼瞪得像火把一样,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乃坏汝万里长城!)”人们...

  •  谷艾文艺苑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的主人公是谁?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的主人公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大将檀道济。背后的故事如下:1. 檀道济的功绩与威望:檀道济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大将,他战功赫赫,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并在北伐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对待俘虏宽容,获得了北方民众的民心,使得归降的人越来越多。檀道济在朝中颇具威望,是宋文帝刘义...

  •  百度网友9638879c 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目光如炬,其故事说的是哪些人物?

    可惜,此时,道济已死,刘宋长城已然崩塌...

  •  123万11 “自毁长城”是什么意思?

    比喻消毁自己的力量和破坏自己的事业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