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人典故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人典故有以下六个:1、舜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但《史记》说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人典故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人典故有以下六个:
1、舜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但《史记》说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治所在今蒲州镇。
2、傅说
傅说,商王武丁的大臣。出生于某年四月初八日。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
3、胶鬲
胶鬲是孟子直接点出“举于鱼盐之中”的名人。胶鬲原为商纣王时的大臣。
4、管仲
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5、孙叔敖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姓孙叔,名敖,字孙叔,华夏族,楚国期思县潘乡(今河南省淮滨县)人。
6、 百里奚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2022-12-19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8 11:36: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生于忧患:秦朝末年,农民生活困苦,陈胜首举义旗,对抗暴秦,展现了在忧患中积聚力量的精神。死于安乐:富贵后的陈胜不仅忘记了少年时的承诺,而且变得贪图享乐,最终兵败被杀。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忧患:为夺武后武则天的权,李隆基时刻在忧患中积聚力量,最终一举成功。:虽然此例未直接展示李隆基死于安乐...

  •  新生活互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体事例

    1. 越王勾践在遭受亡国之辱后,选择屈服求和,甚至卑身事吴,卧薪尝胆。他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最终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就一代霸主之业。可见,正是源于那身处困境的忧患,激发了他的潜能,促使他勇敢地迎难而上,开拓出一条生路。2. 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童年时期...

  •  誉祥祥知识 历史上有名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曾游梁说惠王,未能说服。后又见齐宣王,被聘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但始终未被重用。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核心是“...

  •  校易搜全知道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

    2、唐玄宗李隆基为夺武后武则天的权,而时刻在忧患中积聚力量,终于一举成功。3、汉光武帝刘秀早年漂泊流浪,历尽辛苦,苦心诣志,终于推翻王莽政权。4、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庄宗李存勖打下天下后不思进取安于享乐,宠信伶人,结果死于叛乱,子孙后代都被杀。5、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

  • 孔子亦有类似的思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亡,治而不忘乱”,强调在和平时期也要保持警惕,防止危机;在国家存续时,不可忘记亡国之苦;在政治稳定时,不可忘记社会动乱的可能性。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写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告诫世人,忧患和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而安逸和享乐则...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